2022小学语文五年级教案——《练习二》教学设计之一.docx
上传人:书生****22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5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2小学语文五年级教案——《练习二》教学设计之一.docx

2022小学语文五年级教案——《练习二》教学设计之一.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教学要求1.练习用钢笔正确、端正地描写出一段话。2.了解ABB式重叠局部的读音变化。3.能正确使用和朗读语气词。4.正确选择关联词。5.熟记成语。6.口语交际谈成语教学时间三课时。第一课时一、教学第一题1.审题。(1)指名读题目。(2)教师进一步明确练习要求。2.指导。(1)指名朗读这一段话。(2)要求学生观察每个字的笔顺和间架结构。(3)这些字在书写时,你认为有哪些地方应提醒大家注意的?(4)教师重点指导学生书写郭、逃两个字。(郭的第八笔是提,逃的第八笔是横折折撇)3.练习。(1)学生练习描红。(教师进行巡视,及时了解书写情况)(2)根据描红情况,教师及时小结,再让学生仿写。4.反应。(1)展示写得好的字,评点好在哪里。(2)指出缺乏,进行矫正性练习。二、教学第二题1.审题。(1)指名读题。(2)进一步明确练习要求。2.指导。(1)指名读小黑板。淋浴水淋淋(2)这一组的带点的字在读音上的异同。(这两个音节声母、韵母相同,声调却不同。淋浴的淋念第二声,水淋淋的淋却是第一声)(3)想一想:同一个音在不同词语中读音为什么不同?(教师向学生介绍ABB式重叠局部的读音变化,在大多数ABB式形容性词语的重叠局部,不管原来是什么声调,一般都读成第一声)(4)用同样的方法指导学生学习第二、三组。3.练习。采用指名读、自由读、齐读等形式,让学生反复练读,从读中了解ABB式形容性词语重叠局部声调变化的规律。4.反应。(1)让学生说说ABB形容性词语重叠局部声调变化的规律。(2)出示黑板或投影片,指名认读。黄澄澄明晃晃毛茸茸沉甸甸第二课时一、教学第三题1.审题。(1)指名读题目。(2)讲解题目的要求。2.指导。(1)指导第一句。①指名读第一句。②想一想:句末应填人哪个表示语气的词?③先让学生分辨句末字的声、韵母。④教师提示一些根本规律:语气助词按发音习惯通常是句末一个字的韵尾加上韵母a合成的音节,假设无适宜的字,可填啊。⑤第一句应填啊。(2)指导第二句。①指名说一说句末字的声、韵母。②按音节写出适宜的语气词。③第二句应填呀。(3)指导第三句。①指名说一说句末字的声、韵母。②按音节写出适宜的语气词。③第三句应填哇。3.练习。(1)用笔在书上填写。(2)学生自由练读。4.反应。(1)同座同学互相检查,看填写的词语是否准确。(2)齐读,体会发音特点,并说说规律。二、教学第四题1.审题。指名读题,弄清要求。2.指导。(1)讨论:不但而且、虽然但是、如果就这几个关联词语各是什么关系?(2)用小黑板出示题(1),指名读题。(3)想一想:第一句前后意思之间是什么关系?(4)选择一个适宜的关联词填空。3.练习。(1)让学生自己练习填空第(2)、(3)句。(2)教师根据学生自练情况,进行针对性辅导。4.反应。(1)指名逐题朗读,确定正确答案。(2)同座的同学互相检查练习情况。(3)齐读。第三课时一、教学第五题1.审题。(1)指名读题。(2)教师讲清此题的要求。2.指导。(1)学生自由地读,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或问老师。(2)教师范读。(3)同座的同学讨论每条成语的大概意思。(4)学生练说这些成语的意思。刻舟求剑:楚国有个人过江时把剑掉在水里,他在船帮上剑落的地方刻上记号,等船停下,从刻记号的地方下水找剑,结果自然找不到。比喻拘泥成例,不知道跟着情势的变化而改变看法或方法。守株待兔:传说战国时宋国有一个农民,看见一只兔子撞在树桩上死了,他便放下手里的农具在那里等待,希望再得到撞死的兔子。比喻不主动地努力,而存万一的侥幸心理,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画蛇添足:蛇本身没有脚,画蛇添上脚。比喻做多余的事反而不恰当。掩耳盗铃:把耳朵捂住去偷铃铛。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了的事偏要设法掩盖。螳臂挡车:螳螂举起前腿想挡住车子前进。比喻不估计自己的力量去做办不到的事情,必然招致失败。蚍蜉撼树:蚍蜉,大蚂蚁。比喻力量很小而想动摇强大的事物,自不量力。3.练习。(1)自由地读。(2)同座位练习背诵。(3)教师巡回个别抽读、抽背。4.反应。(1)指名读。(2)集体练读。(3)集体齐背。(4)指名背。二、教学第六题1.审题。(1)指名读题目。(2)帮助学生弄清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2.指导。(1)启发谈话:同学们,你们爱听相声吗?相声常以诙谐、幽默的语言让人捧腹大笑。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举行一次相声比赛,看看哪位同学说得最精彩。(2)各自练读,想一想这个相声主要讲了什么。(3)教师提出明确的要求:根据句意,正确把握两个人说话的语气、语调、语速。还可配上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