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的教案.docx
上传人:梅雪****67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6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荷塘月色的教案.docx

荷塘月色的教案.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荷塘月色的教案荷塘月色的教案 《荷塘月色》是中国著名文学家朱自清任教清华大学时所写的一篇散文,下面是百分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荷塘月色的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想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我们应届毕业生考试网!一、教学设想1、设计意图散文的讲读课的课件的设计应立足于引导学生把握作者的思想的脉搏,在理解“形”的基础上,突出作品的“神”,要能让学生对作品的“形”与“神”有一个整体的认识,这一点课件中必须鲜明的体现出来,并作为课件的主体。同时课件还应通过适当的形式(如配乐朗读)引导学生欣赏散文的美。《荷塘月色》是朱自清散文中最为著名的一篇。这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作者将描写月光下的荷塘和荷塘上的月色巧妙地结合起来,突出优雅、朦胧、幽静的景物之美,并借月夜荷塘的美景来抒发情怀。它立意含蓄,感情浓烈,意境幽深,色彩淡雅,节奏和谐,语言精练,想象丰富,结构严谨。其中文眼的确立,线索的安排,情景的交融,比喻和通感的运用,以及从独特意境的描绘中反映出作者的思想矛盾等等,都是作者独具匠心之处。高中阶段的散文教学任务主要是散文的情与景的关系和形与神的关系。这篇课文在新教材高中语文试验修订本的第一册第一单元,该单元学习的重点是整体感知,揣摩语言。这是学生进入高中后的第一篇课文,教学时应注意既要能和初中的教学内容有所衔接,又要突出高中语文教学的特点;要突出散文情与景的结合。至于对本文内涵的深刻研究,可介绍文章写作时的情况,然后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不应作为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强加给学生。本文的语言也是教学的重点之一。2、确定目标根据上述内容,本课的学习目标确定如下:(1)理清作者行文线索,能概括出作者笔下荷塘、月色的景物特点,并联系创作背景,理解作者在景物描写中所包含的思想感情。(2)学习并能综合运用比喻、通感、拟人等多种修辞方法。(3)加强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的训练,对文章重点段落进行“识记”训练。3、教学环节具体教学过程可分为如下几步:预习——朗读——研讨——精讲——练习根据教学过程,几个重要问题设计如下:(1)本文安排材料的线索是什么?是行踪、景物描写,还是感情的抒发?(2)文章中描写了哪些景物?分别运用了哪些方法?这些景物有哪些特点?(3)文章开头写道:“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它与下文哪些地方有关联?(4)作者的感情在文章是否有变化?是如何变化的?(5)文章的语言有何特点?二、课件制作(一)资源准备本课件所用的素材主要有:1、图片本课件所用图片主要为荷花图片,这些荷花图片可通过扫描或在网上的荷花图片库中获取;作者图片可先扫描,再在Photoshop进行适当加工即可;标题图主要在Photoshop进行合成。2、动画本课件所用动画一方面是课文的第四、五两小节的朗读,可在翰林汇的语文学习软件中获取。(二)过程略解第一页:导入页面第二页:导航页面第三页:目标页面第四页:作者简介第五页:重点朗读第六页:课文分析第七页:感情变化第八页:练习页面三、操作要领1、教学过程中应注意课件与教师上课分析的结合,尤其是“课文分析”部分,一定要教师边分析边出示内容;2、本课件仅做示范,有部分内容不完整,如练习部分。上课时,教师应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对课件内容作适当取舍使之更能体现辅助教学的特点;3、课件中的朗读仅一小部分,课堂教学中文章应采用多种形式多读,只有让学生多深入课文,方能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4、在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中都应注意发挥读的作用,对于优美的散文,只有通过多次的朗读,才能增强学生的理解。朗读的形式应多样化,如范读、齐读、学生单个朗读等,要注意调动学生的情绪。四、预期效果本课件抓住散文的情与景的关系,并以此为重点来设计课堂教学,在分析景物的时候,注意对语言的揣摩,并通过练习的形式来加以测试,这样安排既与整个高中阶段的散文教学任务紧密联系,有能紧扣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同时努力创设情景让学生能进入到作者当时的环境中,便于体会作者的感情,方便对文章的把握。高二语文《荷塘月色》作者简介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原名自华,号秋实,字佩弦。现代著名作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今连云港市),后随祖父、父亲定居扬州。朱自清祖父朱则余,号菊坡,本姓余,因承继朱氏,遂改姓。为人谨慎,清光绪年间在江苏海州任承审官10多年。父亲名鸿钧,字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