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试卷周测二.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4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七年级语文试卷周测二.doc

七年级语文试卷周测二.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七年级语文试卷(周测二)一.给下列加点的字词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环谒()不能称()日扳()菜畦()皂荚树()斑蝥()蝉蜕()秕谷()收敛()脑髓()朔气()鞍鞯()可汗()辔头()金柝()二.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有误的一项是()A.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B.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C.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D.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E.余闻之/也久。三.下列句子中“之”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A.不能称前时之闻B.忽啼求之C.余闻之也久D.借旁近与之四、下列句子中“于”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A.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B.于舅家见之C.余常于土墙凹凸处D.于厅事之东北角五.填空1.《伤仲永》选自《》作者是代的王安石。他字,号,是杰出的家、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2.《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的散文集《》,原名《》,我们上学期学过他的一篇课文是《》,体裁是(),选自《》。六.找出下列句中通假字并解释1.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2.贤于材人远矣3.出门看火伴4.对镜帖花黄七.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1.稍稍宾客其父(古义:今义)2.泯然众人矣(古义:今义)3.或以钱币乞之(古义:今义)4.双兔傍地走(古义:今义)5.出郭相扶将(古义:今义)八.词类活用。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1.稍稍宾客其父()2.邑人奇之()3.父异焉()4.父利其然也()5.愿为市鞍马()6.策勋十二转()7.当窗理云鬓()九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卒之为众人()自为其名()世隶耕()自是指物作诗立就,(自是:)(就:)未尝识书具()不能称前时之闻。()或以钱币乞之(乞:)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谒:)(使:)贤于材人远矣。(贤:)(于:)惟闻女叹息()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于:)(不至:)十.翻译句子1.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2.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与邑人,不使学:3.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4.其诗以养其父母,收族为意:5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6.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7.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十一.回答问题。1、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2.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原因是什么?3、这篇课文意在说明什么道理?(仲永的故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十二.默写山中杂事吴均竹里馆王维万里赴戎机,。,。,壮士十年归。雄兔脚扑朔,;,安能辨我是雄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