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628-负极材料专利分析-王惠阳.doc
上传人:yy****24 上传时间:2024-09-0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0KB 金币:14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130628-负极材料专利分析-王惠阳.doc

20130628-负极材料专利分析-王惠阳.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4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负极材料专利分析1.年度专利申请量变化趋势分析统计分析每年的专利申请量变化情况,分析该领域内的全球专利申请量变化趋势,了解该领域技术的发展。从年度申请量统计的结果可以看出,该技术领域2009年以前专利申请量不多,每年的专利申请量都基本在40件以下,年增长率也是在10%左右,但到了2009年,负极材料的专利申请数以下得到爆发,增长率高达110%,2010年更是突破年申请量超过百件,2012年达到顶峰,年申请数高达188件,但增长率也回到谷底,2013年已经过去半年,年申请量依旧维持在50件以下,今年出现负增长是可以预期的。图2004~2013年负极材料年度专利申请量资料来源:高工锂电池产业研究所(GBII)很显然,负极材料的专利申请以2009年为准形成泾渭分明的两种状态,这主要是和锂电池行业的晴暖息息相关。在2009年以前,锂电行业处于朦胧起步阶段,因此专利年度申请数都相对较小。而到了2009年,随着苹果为首的智能手机的盛行开始进入一个爆发式的增长,锂电行业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相关企业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研发投入上自然就水涨船高,有力地推动了负极材料的专利申请数。而到了2012年,智能手机为主的市场结束超高增长态势,进入相对平和的发展阶段,再加上经过前面四年的持续高储备,负极材料的专利数已经超过700,技术普及明显,技术瓶颈成为最大的制约,除非有创新突破,否则再进行研发投入,会使企业面临较大的风险,从而使得2013年的专利申请大幅滑落,短期来看,这种趋势有进一步演绎的可能,下一次的高潮或在动力电池普及情况下再次演绎。2.专利申请人分析专利申请人可以是个人,政府机构,大学,研究院所和企业,一般情况下专利批准后就成为专利权人分析专利申请人,不仅可以深度挖掘出潜在的竞争对手,还可以进一步解析竞争对手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从负极材料的专利申请人类别来看,高校占比最大,高达47%,其次是企业,占比40%,而个人申请专利就微不足道,只有3%,另外也有10%是部分科研院所申请的。从这种结构来看,负极材料的申请主要还是以高校和企业为主,这也从另外一方面验证了负极材料相关技术难度的高企,只有背靠企业或者院校,才有先天优势。图负极材料专利申请人类别资料来源:高工锂电池产业研究所(GBII)从高校申请人来看,前5名拥有的专利数相差不大,其中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同时以21件居上,而清华大学次之,上海交大和中南大学同时以19件位居第三,第四名是北京科技大学,第五名为天津大学和上海大学。图高校拥有的负极材料专利数排名资料来源:高工锂电池产业研究所(GBII)从企业来看,我们只统计负极材料生产商的相关专利,从相关排名来看,深圳市贝特瑞以20件负极材料专利遥遥领先,其次是上海杉杉科技有限公司,其拥有的负极材料专利数为件,而湖北创亚动力电池材料有限公司居第三。企业通过大量的专利,夺取更多的技术标准话语权,甚至主导技术的发展走向,从而奠定企业在行业中的龙头地位。另外,我们也注意到,位居前三的贝特瑞,杉杉科技和湖北创亚都是拥有上市公司的背景的,说明拥有上市公司背景的企业比较注重研发投入,也重视专利的申请。图负极材料生产商拥有的专利数排名资料来源:高工锂电池产业研究所(GBII)3.专利进展分析负极材料的专利目前处于审查中的有449件,占比高达57%,另外无专利权的有121件,占比15%,而有专利权的只有223件,占比28%。处于审查中的专利占比如此之高,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1)作为中国唯一发明专利实质审查机构的国家知识产权局,目前没有对所有进入实质审查阶段的发明专利申请进行排序,提供实审排序编号。2)现阶段国家知识产权局实质审查效率极低,一项发明专利即便自提出申请之日起即请求公开,也需要近4个月时间才能够公开进入实审阶段,而进入实质审查阶段后获得专利局《审查意见通知书》的时间更是极为漫长。3)按照我国现行的专利保护制度,一项专利申请必须按照一定程序的审查,才能授予专利权。实体方面的审查主要是要求发明专利要具有“三性”: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某些企业在这方面有所欠缺,导致专利一直处于审查状态。图专利进展占比情况资料来源:高工锂电池产业研究所(GBII)4.种类分析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传统负极材料碳系负极材料;高容量型的硅基负极材料、锡基负极材料;长循环寿命型的钛酸锂负极材料;另外还有纳米级负极材料等。与此相对应的专利数也存在着明显的不同,其中传统负极材料碳系负极材料拥有的专利数最多,高达408件,而最新的纳米级负极材料拥有的专利数也是很可观的,高达229件,另外,长循环寿命型的钛酸锂负极材料拥有的专利数位居第三。从以上情况可以看出,大部分的研发人员所关注的依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