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测量系统分析(MSA)作业指导书1、目的:提供一种评定测量系统质量的方法,从而对必要的测量系统进行评估,以保证本公司所使用的测量系统均满足于正常的质量评定活动。2、范围:2.1适用于公司测量系统的分析。2.2按照客户和控制计划的要求,对公司的测量系统进行相应的MSA分析。3、职责:APQP小组负责确定MSA项目、定义测量方法,质量管理部负责数据的收集处理和对结果的分析。4、测量系统分析实施时机4.1新产品在生产初期,首次提交给客户样品时。4.2控制计划指定的检验项目每年需做MSA。4.3客户要特殊要求,按客户要求进行。4.4测量系统不合格改善后重新进行分析。5、测量设备的选择5.1在制定控制计划和作业指导书时,应选择适宜的测量设备,既要经济合理,又要确保测量设备具有足够的分辨率,使用测量结果真实可靠。5.2选择测量设备时,建议其可视分辨率应不低于特性的预期过程变差的十分之一,(即可取过程公差的十分之一)。6、实施前计划6.1对于新产品,APQP小组负责人根据产品质量先期策划进度要求,针对控制计划规定的关键特性的测量设备制定“测量系统分析计划”和“量具和试验设备清单”,并确保“测量系统分析计划”里的测量设备和“量具和试验设备清单”的测量设备保持一致。6.2对于批量生产产品,质量管理部计量管理员按照“年度测量系统分析计划”进行分析。7、实施7.1按照计划的方法及时组织实施评价,评价人的选择应从日常操作该测量设备的人员中挑选。7.2规定数量的样品必须从过程中选取并代表整个工作范围,即特性值包含整个公差范围。7.3必须对每一个取样样品进行编号以便于识别。7.4确保测量设备的分辨率和测量方法符合规定的要求。7.5取样方法:×××××××7.5.1计量型取样:从代表整个工作范围的过程中随机抽取10个样品,所抽取的10个样品其数值必须涵盖该产品过程分布。7.5.2计数型取样:取50支样品,其中包含不合格品和合格品。7.5.3测量过程中需要考虑盲测,有2或3个测量者随机抽取对每个产品各测量取一定数量样品。7.6稳定性分析方法:7.6.1选取一个样品,按照图纸确定基准值。7.6.2每天对选取的样品测量5次,连续测量20天。7.6.3将数据输入如下的均值极差图测量组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X1测X2量X3数X据4X5均值X极差R7.6.4通过表格计算得到如下均值极差分析图ULCXLCLX7.6.5判定准则如下:a、一点落在A区以外;b、连续7点落在中心线同一侧;c、连续6点上升或下降;d、连续14点相邻点上下交替;e、3点中有两点在中心线同一侧的B区以外×××××××f、连续5点中有4点在中心线同一侧的C区以外g、连续15点在C区中心线上下(任意侧)h、连续8点在中心线两侧,但无一点在C区中当有违背上述“判定准则”时,该量具的“稳定性”则不可接受。7.7偏倚分析方法:7.7.1选取一个样品,按照图纸确定基准值。7.7.2选取5支样品连续测量20次。7.7.3将数据输入如下的均值极差图测量组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X1测X2量X3数据X4X5均值X极差R7.7.4通过表格计算得到如下均值极差分析图7.7.5判定准则如下:如果0落在偏倚值附近的1-a置信度界线内,则偏倚在a水准上是可接受的。7.8线性分析方法:7.8.1从代表整个工作范围的过程中随机抽取5个样品,所抽取的5个样品其数值必须涵盖该产品过程分布,连续测量12次。7.8.2将数据输入如下表格:×××××××7.8.3通过表格计算得到如下分析:7.9重复性再现性分析方法:7.9.1从日常操作该测量设备的人员中挑选三个评价人。7.9.2选取一个样品,按照图纸确定基准值,三个评价人各连续测量10次。7.9.3将数据输入如下表格:×××××××7.9.4判定准则如下:a)%GRR<10%,且分级数ndc≥5时,测量系统可接受;b)%GRR在10%至30%之间,ndc≥5时,测量系统有条件的接受,应根据应用的重要性,量具成本,维修的费用等确定是否需采取改进措施;c)%GRR>30%,或ndc<5时,测量系统不开接受,测量系统需改进。7.10计数型测量系统分析:7.10.1从代表整个工作范围的过程中随机抽取50个样品,其中包含不合格品和合格品。7.10.2从日常操作该测量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