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全球大跨步LED发展势不可挡事件随着全球能源短缺以及电费价格上升,作为第四代绿色能源LED照明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企业等关注。经过国家、政府有计划的政策、补贴等推进LED照明产业发展,LED照明企业在大江南北全面开花。一LED大趋势不可阻挡室内照明经济性显现根据麦肯锡的统计,全球工商业和家庭室内照明占据了照明市场80%的市场,主要由白炽灯、卤素灯、节能灯、荧光灯管构成。我们认为白炽灯主要应用于经济欠发达地区或者家庭照明等对价格敏感性较强的地方,与市场普遍认为LED直接替代白炽灯不同,节能灯才是LED的直接竞争产品;在过去的两年中,我们看到在卤素灯主导的筒灯、射灯等领域(出于紧凑性,节能灯无法替代),虽然此前与LED价差接近30倍,但是成本回收期小于2年,所以LED照明市场基本以筒灯和射灯主导。进入2013年,Cree率先推出了9.99美元的6W450lm的LED球泡灯,与9W的节能灯相比(3.99~4.99美元)差价已经在2倍左右,而国内厂商推出的同型号产品零售价已经降至6.99美元,届时LED灯和节能灯差价将降至50%,将推动家庭室内照明市场渗透率的快速提升;各种灯具功耗比较二关注LED正当时1全球白炽灯禁售利好LED照明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相继出台全面淘汰白炽灯的政策法规,欧盟、日本等于2012年全面禁止使用白炽灯,美国、加拿大等从2012-2014年逐步淘汰大多数白炽灯。我国于2011年11月发布了《中国逐步淘汰白炽灯路线图》,预计2016年后普通照明用白炽灯将退出国内通用照明市场。随着白炽灯的禁止使用,LED照明行业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与传统照明产品相比,LED照明产品在环保、节能和使用寿命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随着制造成本的逐步下降,LED照明产品未来有望成为照明市场的主流产品。全球各国白炽灯禁用时间表2国内LED政策落实确定13年大陆LED照明推广政策大力落实确定。LED照明改造同时具备经济效益和可量化的节能环保效益,政策加速落实利于实现近期中央和地方政府强调的“保增长”以及“将节能环保纳入考核”;而13年换届后的落实确定性将更强。预计13年广东LED路灯安装量将增长近4倍至110万盏;地级市近期也出台了13年底前改造指标,以深圳为例,其13年计划改造量增长10倍以上超过20万盏。广东以外的省份近期也陆续明确推广政策:江西出台《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计划推广LED户外照明产品10万盏以上,室内照明300万只;福建户外照明推广细则亦将在近期出台。3LED照明行业“甜蜜期”渐行渐近2010年全球LED行业市场规模将近100亿美元,其中通用照明领域市场规模约25亿美元,占总市场份额的25%,预计2015年全球LED行业市场规模将近200亿美元,通用照明领域市场成长为100亿美元,占比超过50%。LED照明行业将迎来快速发展的“甜蜜期”。LED照明行业“甜蜜期”渐行渐近。我们认为在当前价格水平下,LED灯在商业领域应用条件已经成熟,但在民用领域回收期较长难以广泛应用,如果LED价格可以保持20-30%的下降速度,民用领域条件将于2015年或2016年逐渐成熟,届时照明行业将进入“甜蜜期”。2010年与2015年LED市场构成4业绩拐点将至Q1业绩证明行业拐点渐显。2013年Q1期间,LED板块(选定主要LED上市公司24家)主要企业营收约63.75亿,同比增长26.37%,环比下降20.71%,营业收入2012年逐季向上;营业利润约6亿元,同比增长24.71%,环比增长251.75%,归属上市公司所有者净利润约6.68亿,同比下降4.33%,环比增长68.81%;Q1行业平均毛利率为23.58%,连续两个季度回升,相较2012年Q1下降4.4的百分点,相较2014年Q4增加近2个百分点;行业经营性净利润率为9.42%,同比2012年Q1略微下降0.12个百分点,环比2012年Q4上升7.3个百分点。Q2将有望持续向好。由于目前LED应用构成结构(主要背光、照明、显示屏),背光仍是为主,行业整体仍有家电周期性特点,因此预计Q2环比Q1将表现较好。此外随着背光需求的加速渗透(由2012年70%到2013年90%以上),LED照明应用的国内及国外市场的快速渗透,LED显示屏市场集中度提升的回暖,需求快速增加,价格跌幅相对趋于平稳,因此Q2相较Q1获利改善较大为大概率事件。2013年是背光与照明转换年,将改变增收不增利状况。随着欧美白炽灯禁止的实施,LED照明产品渗透明显加速,LED照明贡献将明显提升;国内随着各地LED照明规划的落实,渗透占比也将大幅提升,然而LED背光应用于2013年年底达到90%以上渗透率对行业边际贡献将下降,届时LED照明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