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东阳马生序》教案精选.docx
上传人:是你****松呀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29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送东阳马生序》教案精选.docx

《送东阳马生序》教案_2.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8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送东阳马生序》教案《送东阳马生序》教案汇总七篇作为一名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送东阳马生序》教案7篇,欢迎阅读与收藏。《送东阳马生序》教案篇1教学设想这篇文章字词难度不大,除了一些重点词句,其他都比较容易理解。文章思路清晰,在开篇提出“嗜学”,然后围绕这个中心词,层层展开,并采用对比法,点明求学应有的态度和精神。在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在通读全文、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掌握重点字词和句子,然后,由字词理解到内容理解,把握文章的中心观点,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教学中,主要贯穿朗读,以朗读带动文章理解。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内容和步骤一、导入新课参照“教学设计(A)”。二、介绍作者以及写作背景有关内容参照“教学设计(A)”。三、朗读课文,理解文句,疏通课文内容1.教师播放朗读带,学生听读课文,注意字音和停顿。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能否流畅地朗读课文和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有极大的关系。因此,要求学生至少将课文读上两遍,而且必须是以读得流畅无断续现象为标准。要求学生在自由朗读时,注意结合课文注释理解一些容易弄懂的词语和句子。3.指名学生朗读课文第1段。(1)指名学生朗读第1段,然后要求学生圈注本段中自己难以把握的字词。(2)要求学生结合课文注释自行翻译第1段。(3)教师评点学生翻译,特别提醒学生对重点字词的`掌握。4.指名学生朗读课文第2段。(1)学生齐读第2段,然后标注出其中的重点字词。(2)学生结合注释自读第2段后,向老师提出自己不懂的词句。(3)指名学生翻译全段。5.指名学生朗读课文第3段。(1)要求学生笔译第3段。(2)学生相互检查,讨论对方翻译中的不足之处。(3)指名学生朗读自己翻译的内容。然后教师进行评价,要求学生按照“信”、“达”的标准修改自己的译文。(4)学生齐读第3段。6.学生齐读全文。四、品读课文,鉴赏课文内容1.请学生概括各段的中心意思。2.细读第1段,从中找出一个能概括全文中心意思的词语。3.默读第1段,回答:作者是如何写出自己读书时条件的艰难的?请引用课文中的原句回答。4.提问:请复述作者读书时的勤奋的情形,想一想:这勤奋和前面所说的艰难的生活条件有什么联系吗?请谈谈你的看法。—5.提问:与作者读书时相比,现今太学生的读书条件怎样?文章是如何进行对比的?《送东阳马生序》教案篇2一、教学目的:1.了解序和赠序的不同,了解省略主语的句式和一词多义的用法;2.学习运用对比手法表现中心的写法;3.引导学生从前人刻苦好学和虚心求师的事例中获得教益,为祖国建设的伟业而发奋学习,送东阳马生序。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第一段具体叙述早年不畏困苦、勤奋学习的经过。2.难点:对比手法说明“勤且艰”及主语省略的两种情况。三、教学时数:课外自读课文两课时四、教学步骤:第一课时解题:这是作者写给他的同乡后生马君则的一篇文章,节选自《宋学士文集》里的.《朝京稿》,高中二年级语文教案《送东阳马生序》。这是一篇“赠序”,它不同于一般印在书前评介作品或说明写作目的的“序”。赠序是古代文体之一,有临别赠言的性质。本文的重点是叙述自己的力学苦学的情况,以激励对方努力学习为目的。“生”是对晚辈的称呼,也有亲密的意思。东阳马生:东阳的马君则。作者简介: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浦江人(浙江义乌县一带),明初著名文学家。生活在元末明初,曾被召为翰林院编修,他借口父母亲年老,辞不就职,专心著述。明初朱元璋重用他,命为江南儒学提举,替太子讲经,并在自己左右顾问。主修《元史》,官至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朝廷的重要文书,大都由他参与撰写,被称为“国家文臣之首”年老辞官回乡,不久因长孙宋慎列入胡惟庸党,全家谪往茂州(四川茂汶),中途病死夔州(四川奉节)。生平著述很多,有《宋学士文集》75卷。他的散文成就尤高,立意精深,语言生动畅达。这篇课文是他散文中影响最大的一篇。《送东阳马生序》教案篇3一、教学目标1、了解序的有关知识2、学习古人的勤奋好学精神二、教学重点1、了解“书序”和“赠序”的区别2、学习文章用对比手法表现主题的手法3、掌握重点实词的用法,积累相应的文言知识三、教学难点1、作者如何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勉励学生勤奋学习的2、教育学生勤奋治学,不怕吃苦四、教学计划:两课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老师提问:当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时,经常会用孟子的哪些话来安慰并鼓励自己?学生回答:“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老师总结:古今中外在逆境中成就事业的人不胜枚举,“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