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总论习题全解学习教案.pptx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PPTX 页数:39 大小:204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评价总论习题全解学习教案.pptx

评价总论习题全解学习教案.ppt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9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会计学论述题答题要点:易燃液体的危险特性主要是:易燃性、易产生静电和流动扩散性等。易燃液体贮运危险因素辨识应从如下方面进行:(1)对于整装易燃液体的辨识:从易燃液体的贮运状况、技术(jìshù)条件方面去辨识其危险性;从易燃液体贮罐区、堆垛的防火要求方面去辨识其危险性;(2)对于散装易燃液体贮运危险辨识:应从防泄露、防流散、防自聚、防静电、防腐蚀、装卸操作、管理等方面辨识其危险性。2、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为了减少事故损失,防止事故蔓延、扩大,应当(yīngdāng)采取哪些措施?答题要点:(1)立即组织营救受害人员,组织撤离(chèlí)或者采取其他措施保护危害区域内的其他人员;(2)迅速控制危害源,并对危险化学品造成的危害进行检测、监测,测定事故的危害区域、危险化学品性质及危害程度。(3)针对事故对人体、动植物、土壤、水源、空气造成的现实危害和可能产生的危害,迅速采取封闭、隔离、洗消等措施;(4)对危险化学品事故造成的危害进行监测、处置,直至符合国家有关保护规定。3、试述安全评价方法(fāngfǎ)选择的原则答题要点:在进行安全评价时,应该在认真分析并熟悉被评价系统的前提下,选择安全评价方法。选择安全评价方法应遵循充分性、适应性、系统性、针对性和合理性的原则。(1)充分性原则充分性是指在选择安全评价方法之前,应该充分分析评价的系统,掌握足够多的安全评价方法,并充分了解各种安全评价方法的优缺点、适应条件(tiáojiàn)和范围,同时为安全评价工作准备充分的资料。也就是说,在选择安全评价方法之前,应准备好充分的资料,供选择时参考和使用。(2)适应性原则适应性是指选择的安全评价方法应该适应被评价的系统。被评价的系统可能是由多个子系统构成的复杂系统,评价的重点各子系统可能有所不同,各种安全评价方法都有其适应的条件和范围,应该根据系统和子系统、工艺的性质和状态,选择适应的安全评价方法。(3)系统性原则系统性是指安全评价方法与被评价的系统所能提供安全评价初值和边值条件应形成一个和谐的整体,也就是说,安全评价方法获得(huòdé)的可信的安全评价结果,是必须建立真实、合理和系统的基础数据之上的,被评价的系统应该能够提供所需的系统化数据和资料。(4)针对性原则针对性是指所选择的安全评价(píngjià)方法应该能够提供所需的结果。由于评价(píngjià)的目的不同,需要安全评价(píngjià)提供的结果可能是:危险有害因素识别、事故发生的原因、事故发生概率、事故后果、系统的危险性等,安全评价(píngjià)方法能够给出所要求的结果才能被选用。(5)合理性原则在满足安全评价(píngjià)目的、能够提供所需的安全评价(píngjià)结果的前提下,应该选择计算过程最简单、所需基础数据最少和最容易获取的安全评价(píngjià)方法,使安全评价(píngjià)工作量和要获得的评价(píngjià)结果都是合理的,不要使安全评价(píngjià)出现无用的工作和不必要的麻烦。4、论述编制(biānzhì)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步骤答题要点:(1)成立预案编制小组;(2)收集资料并评价(píngjià);(3)辨识危险源并评价(píngjià)风险;(4)评价(píngjià)能力与资源;(5)建立应急反应组织(6)选择合适类型的应急计划方案(7)编制各级应急计划(注意:应加上适当论述)5、论述制订事故应急(yìngjí)救援预案的目的和原则答题要点:(1)制订预案的目的主要有以下两方面①采取预防措施使事故控制在局部,消除蔓延条件,防止突发性重大或连锁事故发生;②能在事故发生后迅速有效的控制和处理(chǔlǐ)事故,尽力减轻事故对人、财产和环境造成的影响。(2)制定应急救援预案的原则生产安全使“人一机一环境”系统相互协调、保持最佳“秩序”的一种状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应由事故的预防和事故发生后损失的控制两个方面构成。①从事故预防的角度制订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提高系统安全保障能力”和“将事故控制在局部”是事故预防的两个关键点。从事故预防的角度看,事故预防应由技术对策和管理对策共同构成。a.技术上采取措施,使“人一机一环境”系统具有保障安全状态(zhuàngtài)的能力;b.通过管理协调“人自身”及“人一机”系统的关系,以实现系统的安全。值得注意的是,生产经营单位职工对安全生产所持的态度、人的能力和人的技术水平是决定能否实现事故预防的关键因素,提高人的素质可以提高事故预防和控制的可靠性。②从事故发生后损失控制的角度制订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及时进行救援处理”和“减轻事故所造成的损失”是事故损失控制的两个关键点。从事故发生后损失控制的角度来看,事先对可能发生事故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