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轧钢标准化在热轧部的实践与应用.doc
上传人:yy****24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2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浅谈轧钢标准化在热轧部的实践与应用.doc

浅谈轧钢标准化在热轧部的实践与应用.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浅谈轧钢标准化在热轧部的实践与应用尚现华,李传军(热轧部)摘要:本文通过浅析热轧部轧钢标准化工作的实践应用,阐明了标准化工作在企业管理与生产过程中的重要性,进一步明确了标准化工作对集团公司安全绩效的持续改进和建立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所起到的促进作用。关键词:轧钢标准化;全员参与;安全标示1.前言2010年10月12日,国家安监总局下达了《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印发冶金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标准(轧钢)的通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轧钢标准化建设。山东省安监局于2011年3月组织培训,启动轧钢标准化达标创建工作。轧钢安全标准化的两大核心是:风险管理和持续改进。主要目的是通过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排查治理隐患和监控重大危险源、建立预警机制、规范生产行为,使各生产环节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使人、机、料、法、环处于良好的生产状态并持续改进,不断加强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2011年12月1日,山东省轧钢标准化专家组一行六人通过了对热轧部轧钢生产线的评审验收,使我公司成为山东省第五批轧钢“二级标准化”单位。2.热轧部的主要做法轧钢安全标准化具有广泛的适用性、系统性、操作性和量化性,其内容涉及到了安全生产的各个方面,从安全生产目标、组织机构与职责、安全投入、法律法规、职业健康、培训教育、应急救援到绩效评估和持续改进等共计十三个方面,其中A级元素十三项、B级元素47项、核心内容一百八十七条,需要全员参与、全面管理、全过程控制,(全过程控制:后面设施硬件内容完全支撑,过程管理支撑内容相对少点,适当补充;)所以在实施过程中必须转变观念,防止出现两层皮现象。3.1成立领导机构,落实责任,摸索推行方法轧钢安全标准化还处在推广阶段,全国都没有成熟的经验。我公司通过的“炼钢、炼铁”标准化与轧钢标准化还有很大的区别,无法完全借鉴。针对这种情况,热轧部成立了轧钢标准化领导小组,明确了工作任务和目标,采取“边学边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思路,按照生产现场和文件资料同步推进的方法,要素吃透一个,项目实施一个,脚踏实地的完成了标准化准备工作。期间热轧部生产安环科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请安全环保部实地指导,与不锈钢部、冷轧部生产安环科交流,向济钢集团、石横特钢(慎重,最好去处)咨询,获取了大量轧钢标准化建设的经验和方法。标准化初期所需要的目标计划、组织机构、安全管理人员聘任,(去除)及标准化中期所需要的制度、规程、安全投入等都要以内部文件的形式固化,既要有严肃性、又要有规范性,有力的促进了标准化工作的深入开展。3.2抓好教育培训,提高认识,发动全员参与开展标准化工作,核心是标准、关键是基层、根本要求是贯彻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与我公司当前强调的精细化管理异曲同工。热轧部先后组织分管领导、车间骨干、安全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学习掌握《冶金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和《冶金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标准(轧钢)》,把握标准化精髓,贯通标准化内涵。在此基础上各车间班组长利用班前会、班后会开展宣贯培训,利用一个月的时间来提高广大职工对标准化的认知。随后在四月份至十月份当中,按照标准化要求先后组织开展“法律法规培训考核”“安全操作规程培训考核”“规章制度培训考核”“责任制培训考核”等,单位负责人、分管安全负责人必须亲自参加培训和考试,这一项体现了单位领导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到标准化能否达标。为保证标准化的实施效果,热轧部还定期召开评估会和车间交流会,让比较积极先进的单位和个人发言,逐步培养职工形成标准化作业的素养。3.3开展安全排查,治理隐患,降低事故风险安全标准化落实是根本,治本是重点,必须树立“预防控制风险,降低事故概率”的目标。热轧部在标准化建设过程中首先对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辨识和识别,制定危险控制措施,并采取逐步消除事故隐患的方法,解决生产系统中一些重点问题。3.3.1统一色调管理,加强安全标示(1)按照《工业管道的基本识别色、识别符号和安全标示》规定,对生产现场水、风、气、油等管道重新着色,在管道上标注介质名称和流量箭头,阀门统一悬挂开度方向指示;(2)改造加热炉护栏,使所有护栏达到1050毫米高度,扶手为黄黑相间的颜色;(3)轧机两侧用黄线醒目的标出安全通道,通道宽度不小于1.5米;(4)出钢机、液压站、加热炉、高压水等凡是危险辨识在三级危险源以上的区域全部悬挂安全警示标识。3.3.2强化安全保护装置,提高设备本质化水平(1)所有电气设备外壳、配电盘均采取保护接地或保护接零,由电气车间安排电工进行接地检测;(2)行车设置防撞装置、过载装置、限位、报警装置,动力车间每班进行试验等,液压站、油压站、计算机室、操作室、泵房等均设应急照明装置,全部列入消防管理检查;(3)加热炉安装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