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佛教基本常识问答1.佛教对肉食的看法是甚麽呢?素食是中国佛教特有的饮食习惯之一,其他国家的佛教徒很少吃素。中国佛教所以提倡吃素的原因有(1)、是儒家所谓「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2)、是佛教经典中也提到要不断大悲种,慈悲而不杀害动物生命。素食有很多好处:可培养仁慈的心,养成柔和的性格和耐力。甚至现代西方欧美人士也为了健康的理由而提倡素食。站在佛教的立场,不一定要佛教徒全然吃素,吃不吃素是一个形式,心地的清净最重要。可以素食很好,有条件的吃三净肉、肉边菜也可以。素食者对肉食者也要容忍,不要为了一人吃素影响家人生活,反而容易造成他人对佛教反感。只是现代人「活吃」太残忍。[摘选自《佛教》丛书之七仪制]2.学佛人吃素,青菜萝卜是否也有生命呢?生命的定义是「生长、繁体、死亡」。青菜萝卜也有生命的定义啊,我们为何要吃它呢?植物与动物是不一样的,植物不是有生命,而是有「生机」(生长的机能),因为植物没有「心」,动物有生命,是它有心识的活动。吃青菜萝卜,它是物理上的反应,而杀鸡鸭牛羊,它有心理上的反应,所以物理的反应不能承认他是有生命,只能说是「机能(生机)」。有「心」,佛教才能承认他是生命。[摘选自《佛教》丛书之七仪制]3.何为三宝?三宝是指为佛教徒所尊敬供养之佛宝、法宝、僧宝等三宝。又称做三尊。佛:乃指觉悟人生之真象,而能教导他人之佛教教主;或泛指一切诸佛。法:为根据佛陀所悟而向人宣说之教法。僧:指修学教法之佛弟子集团。以上三者,威德至高无上,永不变移,如世间之宝,故称三宝。4.甚麽叫做护法?佛教的在家信徒又称护法,即护持佛法的意思。护持佛法者包括信佛、教法、供众、爱教等等内容。但可惜的是现在有很多人护法有了偏差,常常是护人不护法、护神不护佛、护师不护众、护情不护道。所谓:护人不护法者,即以人为重,以法为轻;因人在法在,人去法亡。如果某人是我同乡,是我亲戚、是我父母之师;或某人会讲、会唱、会来我家看我,所以就护持某人。至於佛法之事,则完全不热心护持,这就是护人不护法。「护神不护佛」者,即以神为重,以佛为轻;因神能赐福,佛教无关。因为可以向神乞求功名富贵,巷神祝祷消灾祈安;向佛只能为真理而学习,为众生要普施。向神基於贪求,贪求有益,求利之心人人为之,向佛本於施舍,施舍无义,普施之心则非人人能行,此即护神不护佛者。「护情不护道」者,即以情为重,以道为轻;因情较缥缈,今日佛门现象,只要寺院住持比较热情,不管有无道学,信徒就会争相供养,谁家寺院素斋好吃,不管是正是邪,信徒就会一烘而来,信徒只要师父夸我、赞我、礼物送我,我才不管佛教不佛教,我只要有人情就好了;这就是护情不护道。学佛护法者,发心施财力,应知「因地不正,果遭迂曲」,所以既称护法者,望能做到护法比护人还重要,护佛比护神重要,护众比护师重要,护道比护。5.谁是佛教教主?一般指创造者,主持宗教教团者。佛教系由释迦牟尼佛为佛教教主,普通敬称为「大恩教主」。又指教化之主,即宣说经教之主尊。佛教教主释迦牟尼佛,大约在公元前六世纪,降诞於印度北部的迦毘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成为释迦族长者,迦毘罗魏国国王净饭王的太子,取名为乔达摩悉达多。悉达多不慕繁华,性好寂静,慈心护物。十九岁时出游四城门时,在东门遇到一位白发躬身、风烛残年的老人;在南门看见一位重疾缠身、呻吟喘唤的病人;在西门则见到一列送葬的对伍;最後在北门和一位相貌庄严的出家沙门相遇。太子领悟到世间的享乐虚幻易逝,而人生有不可避免的老、病、死等苦痛。为了寻求究竟的真理,解脱人生的生老病死之苦,太子决心放弃王位,离开王宫,出家学道。经过数年的参学修行,太子终於在菩提树下、金刚座上证悟了缘起性空、中道实相的道理,而成为大觉大悟的圣者,世人尊称他为释迦牟尼佛﹝释迦族的圣者﹞。佛陀证悟後说法四十九年,教化无数的众生,解脱痛苦,而证得清净涅盘之乐。6.佛教教旗是怎样的?佛教教旗的制定,源於1952年在日本召开的第二届世界佛教徒友谊大会。其条纹的色彩是根据佛陀成道时,身体所放出的光而制定的。蓝色:代表慈爱与和平。黄色:代表中道。红色:代表成功、智慧、未来、幸运、庄严、尊贵。白色:代表纯清、解脱、以及佛法将不受时空的限制,而广泛流布。橙色:代表法性的智慧、力量和庄严。五种色彩一起则表示真理不可替代。另外,这五种颜色代表,世界上不同肤色的种族。纵横的条纹表示世界和平,而横向的五色混合,表明所有种族和平相处。7.七众弟子是那七众?七者即:(1)比丘:又称作乞士,指满二十岁之出家男。(2)比丘尼:又称作乞士女,指满二十岁之出家女。(3)沙弥:又称作勤策男,指未满二十岁之出家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