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初级会计职称考试《经济法基础》真题.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4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07年初级会计职称考试《经济法基础》真题.doc

2007年初级会计职称考试《经济法基础》真题.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林家铺子》写的是1932年一二八上海战争前后的动乱生活。“一二八”后茅盾曾经回到过他的故乡,在那里他亲眼看到帝国主义经济对中国的压迫,帝国主义军事上的侵略加速了农村经济的崩溃。原先曾是相当富饶的家乡呈现出一片萧条的凄惨景象。《林家铺子》中的林先生是一个小城镇的商人,他精心的经营他父亲留给他的店铺,然而农村经济的萧条,使他店铺的生意极为不景气。林大娘打嗝的病越来越厉害,女儿的学校抵制洋货,林小姐也因穿衣服的事愁眉苦脸。打折的商品已经是赔本卖出,可就是这样也很少有人买得起,林先生无奈而懊恼。但他依然能精神抖擞的坐在帐台上等着他意想中的下午的顾客。作者通过细致的语言、表情描写展现出当时已林先生为代表的那些小资产阶级为生活所迫而挣扎,如每当有客人来到林先生和他的店员便大忙特忙,“异常敏感地伺察着”,“瞧见他的眼光瞥在什么货物上,就赶快拿出来请他考校”。混乱的环境中,人们的生活都十分窘迫,林家的店铺还要受到同行的排挤倾轧,它们落井下石。林家铺子终于在这重重压迫下倒闭了,林先生从他父亲手里继承了这样一个小店铺,资本原本就不雄厚,也没有政治上的优惠扶持,虽然也有一小股商人惟利是图的剥削思想,但处在帝国主义和国民党经济双重压迫等种种打击下,除了小心翼翼做些小生意谋生外,也很难有更多的奢望。他在来自四面八方的打击下百般挣扎,尽一切力量使自己的店铺免于倒闭,但这一切都是白费苦心,林先生是安分守己的人,林家铺子的命运就更加典型的表现了当时悲惨的经济状况。小说里有句话很经典:“林老板,你是个好人。一点嗜好都没有,做生意很巴结认真。放在二十年前,你怕不发财吗?可是现在时势不同,捐税重开销大,生意又清,混得过也还是你的本事。”小说还写到了林家铺子的倒闭给朱三、阿太、张寡妇那样自己仅有的储蓄存在林家铺子里贫民的打击,说明这决不是个人的破产,林先生并不是最不幸的受害者,此外还牵连到许多人的生活。因为林先生在破产后可以一走了之,另做打算,而这一群人则是无路可走,失去了仅有的赖以生存的的最后的那一点依靠。小说就在这些不幸者惨叫声中结束。这篇小说展示出当时社会“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残酷社会现象,作者表现出既同情有批判的态度。生活在这样一个残酷的社会,连林先生这样有老本的商人最终也会面临铺子的倒闭,可想而知,有多少百姓挣扎在这样的社会里,最后变得生不如死!有些小说是需要时间、需要经历才能读出味来的。不敢说读懂了《林家铺子》,但确实从《林家铺子》里读出了一些别样的味儿来。一个小小的商铺,居然能承载着一个时代的历史,正印证作者自己归纳的一句话:“一个做小说的人不但须有广博的生活经验,亦必须有一个训练过的头脑能够分析那复杂的社会现象。”真正的作家应该做些什么?这样的小说就是一种回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