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化工基础》教学大纲课程性质、目的及开课对象:(一)课程性质:化学教育专业本科必修专业课(二)目的:化工基础是一门探讨化工生产过程的基本规律、并应用这些规律解决生产问题的学科。本课程是在高等数学、物理学及物理化学等课程的基础上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化工单元操作及反应过程的基本原理、典型设备的构造及工艺尺寸的计算,以及几个典型的化学生产工艺。通过本门课程学习,培养学生应用已学过的基础理论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求了解当今化学工业概貌及其发展方向;掌握化工过程的基本原理,典型工艺过程的方法、原理、流程、及工艺条件;了解化工生产中的设备材质、安全生产、三废治理等问题。以便在生产与开发研究工作中开拓思路,触类旁通,灵活运用,不断开发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和新设备,降低生产过程中的原料与能源消耗,提高经济效益,更好地满足社会需要。(三)开课对象:化学教育专业本科四年级,第七学期二、先修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三、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充分运用习题课、课堂讨论、现场教学等形式和多媒体。(二)考核方式专业考试课四、学时数分配总学时:72学时,其中讲授:60学时,实验:18学时五、教学内容与学时第1章:绪论主要内容:1.1化学工业概况1.2化工生产过程概述1.3化学工程学简介重点与难点:化工基础包括两部分内容:化学工程和化学工艺。学生掌握要点:化学工程的主要内容是传递过程和化学反应过程,传递过程包括动量传递、热量传递和质量传递三种过程。动量传递——流体动力过程流体的流动规律和流体的输送,输送流体的典型设备。2.热量传递热交换典型设备的设计和计算,热交换过程的强化。3.质量传递要求掌握精镏原理和吸收的机理,能分析操作过程,并能进行精镏塔和吸收塔的工艺尺寸计算。化学反应工程——反应器基本原理研究生产规模下化学反应过程的基本规律,化工生产中的反应器类型和典型反应器,物料在反应器中的流动模型。化学工艺的主要内容是选择典型的和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意义的化工产品,按照化学工艺学的体系,着重讲授其生产原理、工艺流程、最适宜操作条件及主要设备机械等。习题或作业:通过查找资料记录下主要学时数:2学时第2章:典型化工产品工艺学主要内容:2.1硫酸生产2.2丙烯腈生产2.3合成氨生产重点与难点:硫酸、丙烯腈和氨生产的合成工艺条件和工艺流程。学生掌握要点:二氧化硫催化氧化的热力学和动力学,最佳工艺条件的选取;丙烯氨氧化法生产丙烯腈的工艺;氨合成反应的热力学和动力学分析,最佳工艺条件,合成反应的设备和流程。习题或作业:教材P48—1—12;教材P65-1、2、9;教材P94-1、6、12、13学时数:6学时第3章:流体流动过程及流体输送设备主要内容:3.1流体的基本性质3.2流体流动的基本规律3.3流体压力和流量的测量3.4管内流体流动的阻力3.5流体输送设备重点与难点:实际流体流动的柏努力方程,流体流动的阻力计算。学生掌握要点:1、熟练掌握流体的流动规律,计算流体输送所需的功率、进行管路阻力计算计,选择测量流体流速和流量的装置。2、熟悉正确选泵的基础。习题或作业:教材P316习题学时数:8学时第4章:传热过程及换热器主要内容:4.1化工生产中传热过程及常见换热器4.2传导传热4.3对流传热4.4间壁式热交换的计算4.5热交换的选择及传热过程的强化重点与难点:1、传热过程的计算2、对流传热过程的工程处理方法3、对流传热准数关联式获取的思路和应用学生掌握要点:1.熟悉热传导原理、傅立叶定律、平壁及园筒壁规定热传导及其计算。2.掌握对流传热基本原理、牛顿冷却定律,对流传热系数的影响因素。3.熟悉准数关联式的实验测定方法,了解其使用范围、熟悉关联式中各准数的表达式及物理意义。4.熟练掌握传热过程的计算(热负荷、平均温度差、总传热系数、壁温的计算)。5.掌握传热效率和传热单元数法的应用。6.熟悉列管换热器的结构特点及选型。习题或作业:教材P164-1、2、、5、6、、8、10学时数:8学时第5章:传质过程及塔设备主要内容:5.1传质过程及塔设备简介5.2气体的吸收5.3液体的精馏5.4新型传质分离技术与特殊传质分离过程简介重点与难点:1、传质的基本方程式、吸收速率方程、双膜理论、相间传质速率方程、总传质系数与分传质系数;2、传质过程的两种单元操作气体吸收和液体精馏。学生掌握要点:1.掌握相组成表示法及换算2.掌握分子扩散、对流扩散的基本原理3.掌握总体流动对传质速率的影响4.熟悉气体在液体中溶解度、亨利定律、相平衡与吸收和解吸的关系5.熟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