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陆地生活的动物(一).doc
上传人:yy****24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6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第二节陆地生活的动物(一).doc

第二节陆地生活的动物(一).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洮南市第八中学八年生物(上册)导学案编制:李颖菊审核:审批:授课人:时间:课题第二节陆地生活的动物(一)课型自学验收五、导学内容:【自主探究】观察教材p12页,图=5\*ROMANV-7陆地各种环境中生活的动物,你能一一描述这些动物的栖息环境吗?金丝猴——袋鼠——蚯蚓——猎豹——白熊——蝴蝶——丹顶鹤——虎——陆地气候相对干燥,陆地生活的动物一般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结构。如蛇的身体表面有角质的_____________,蝗虫的身体表面有_______________。陆地生活的动物,一般都具有支持躯体和运动的器官,用于________,__________,跳跃,_________,__________等多种运动方式,以便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蚯蚓依靠____________呼吸,蝗虫靠___________呼吸,家兔依靠____________呼吸。5.陆地生活的动物普遍具有发达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能够对多变的环境及时做出反应。【合作探究】6.比较陆地环境与水域环境的不同特点?(提示:含水量,浮力,含氧状态,环境变化,温差等方面)7.归纳陆生动物对陆地环境相适应的特点?(提示:保水、运动、呼吸、对环境反应,适应温差等方面。)七、跟踪训练1.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要防止水分散失,下列哪种不是与此相适应的结构()A、角质鳞片B、甲C、外骨骼D、磷2.下列哪种结构不是在陆地生活动物的呼吸器官()A、肺B、气管C、支气管D、鳃3.下列哪一组是陆地生活的动物对环境的适应()=1\*GB3①具有发达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2\*GB3②一般具有能在空气中呼吸的呼吸器官=3\*GB3③一般具有鳃=4\*GB3④一般具有支持躯体和运动的器官=5\*GB3⑤一般具有产卵能力=6\*GB3⑥一般具有协助运动的鳍=7\*GB3⑦一般具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结构=8\*GB3⑧一般体表能分泌粘液A、=1\*GB3①=2\*GB3②=4\*GB3④=7\*GB3⑦B、=3\*GB3③=5\*GB3⑤=6\*GB3⑥=8\*GB3⑧C、=1\*GB3①=3\*GB3③=4\*GB3④=5\*GB3⑤D、=2\*GB3②=6\*GB3⑥=7\*GB3⑦=8\*GB3⑧八、检查学案九、教学反思~~~~~~~~~~~~~~~~~~~~~~~~~~~~~~~~※知识超市※大象具有长而粗大的象鼻,象鼻可看作是象的“万能器官”,它粗而不笨,灵巧有力,具有嗅物、触物、取物等复杂的功能。灵长类动物的拇指(趾)与其他指(趾)相对,构成有抓握能力的“手”。灵长类的祖先在树上生活,对于它们来说,抓握能力是生存和进化的一个关键。与此同时,要准确地抓握,非常需要具有判断距离的能力,久而久之,两眼之间的距离逐渐缩小,眼最终移到了脸部的前方。虎笼里常常放有一条长板凳,那不是为它睡觉而摆放的。虎在捕食时需要利爪的帮助,在野外时总要在树干上抓挠和磨擦,到了动物园里也保留着这种习性,否则它们就会感到不舒服,因此饲养人员总要在笼舍内摆上一张板凳或在运动场中放置一个木桩,供它们磨爪用。课前测评鱼类之所以能够在水中生活,有两个特点是至关重要的:一是靠游泳来获取__________和防御___________,二是能在水中__________。情景导入:(5分)学习目标:知识目标:说明陆地生活的动物与陆地环境相适应的主要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特点。能力目标:通过比较观察与思考等学习活动来获取知识、培养总结和概括的能力。情感目标:强化“生物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观点。通过对各类陆生动物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五彩缤纷的自然界生机盎然、千姿百态,使学生能确立热爱自然的情感态度。教学重点:陆地生活的动物在运动、呼吸和对刺激的反应等方面适应陆地环境的特点。教学难点:使学生阐明陆生动物与陆生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特征和生理功能特征。四、学习程序1、独学(8分)检查点评学习效果,达标率_______%2、对学(5分)了解学习效果,解决独学时存在的问题,达标率______%3、组学(5分)了解学习效果,解决对学时存在的问题,达标率______%4、展示(15分)教师点评学习效果,解决共性问题及生成问题。预设展示问题:六、小结(2分)学习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