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50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分析摘要:目的:对50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进行临床分析。方法:选取50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年龄10个月~12岁。采用阿奇霉素和罗红霉素等药物进行治疗。结果:本组病例就诊后24h内即明确诊断者45例(90%),就诊后2~4d内明确诊断者5例(10%)。50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经过治疗之后,显效(症状较治疗前明显减轻)31例(62%);有效(症状有所减轻)18例(36%);无效(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无改善)1例(2%),总有效率为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肺炎;支原体感染;罗红霉素;阿奇霉素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是由不同病原体或其他因素所致的肺部炎性反应。其共同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气促、呼吸困难及肺部固定细湿啰音。多见于婴幼儿。好发于3岁以下婴幼儿,全年均可发病,冬、春多见。通风不良、空气污染、营养不良、VitD缺乏性佝偻病、先天性心脏病及免疫功能低下等均易发生该病[1]。该病为常见病,多发病,如果治疗得当,及早使用有效抗生素治疗,可以痊愈,少见并发症。但如果反复肺炎支原体感染容易引起间质性肺炎。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09年10月~2010年10月某医院收治的50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其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10个月~12岁。表现为呼吸道感染37例(上感3例,支气管炎8例,肺炎13例),儿童复发性腮腺炎2例,腹腔淋巴结炎5例,合并EB病毒感染4例,川崎病4例。全年均有发病,以秋、冬季发病最多[2]。1.2临床表现:临床上常有发热、热型不定,热程1~3周;刺激性咳嗽为突出表现,有的酷似百日咳样咳嗽,咯出黏稠痰,甚至带血丝。年长儿还可伴咽痛、胸闷、胸痛等症状;肺部体征常不明显。婴幼儿则起病急,病程长、病情急,以呼吸困难、喘憋和双肺闻及哮鸣音较突出,可闻及湿啰音。1.3X线胸片表现:50例X线胸片均显示异常,其中单侧改变35例(70%)。诊断为小叶性43例、间质性5例、大叶性2例,其中肺门模糊、增浓13例。双侧肺纹理增多、模糊5例;肺野下部小片状模糊影26例;双侧多发(右肺上野、左肺下野)大片密度增高影1例;右肺上野大片状模糊影3例;右肺中野大片状模糊影1例,并伴有胸膜反应(少量胸腔积液);右肺下野大片状模糊影5例,其中右肋膈角模糊1例;左肺中野内带见大片状模糊影3例;左肺下野大片状模糊影6例,其中左肋膈角模糊3例。1.4治疗:确诊后首选阿奇霉素静脉滴注,剂量为10mg/(kg·d),1次/d,连用3d后停药7d,再按前剂量口服3d,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18例,2个疗程16例,3个疗程14例。2例不耐受者口服罗红霉素治疗。对伴有高热、白细胞明显升高的患者,联合应用三代头孢类抗生素治疗;对合并肝功能异常、心肌受损者给予保肝、护心治疗。2结果本组病例就诊后24h内即明确诊断者45例(90%),就诊后2~4d内明确诊断者5例(10%)。50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经过治疗之后,显效(症状较治疗前明显减轻)31例(62%);有效(症状有所减轻)18例(36%);无效(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无改善)1例(2%),总有效率为98%。3讨论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特点:多发于学龄前、学龄期儿童,具有小范围流行的特点;起病较缓慢,病程长;呼吸道症状突出,表现为剧烈阵咳、痰少;肺部体征少而X线改变出现早且明显;用青霉素、头孢类抗生素治疗无效,用大环内酯类治疗效果好;部分患者有肺外表现。确诊后必须给予足剂量、足疗程的`治疗,才能提高治愈率,防止病情复发[3]。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治疗以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为首选,由于红霉素静滴时间长,胃肠反应较大,部分患儿难以耐受。阿奇霉素是15元环的大环内酯类,不易发生分子内环化,引起消化系统症状较少,且有较强的抑制蛋白质合成和穿透细胞膜的作用,半衰期长,有抗生素的后效应,且药物在细胞内浓度高于血清和组织间隙,每天只需给药1次,是一种很好的替代药物。本文所述病例中使用阿奇霉素治疗效果满意,无明显不良反应,且依从性好。因为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呈长时间缓慢持续传播的特点,故应根据病情变化决定治疗时间长短[4]。应该鼓励患儿多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饮食,并要多饮水,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特别要多吃富含VitA的食物,有利于降低肺炎的发病率。可带孩子开展户外活动,进行身体锻炼,尤其加强呼吸运动锻炼,改善呼吸功能。教育孩子在咳嗽时用手帕或纸捂嘴,尽量使痰飞沫勿向周围喷射,不随地吐痰,防止病菌污染空气而传染他人。易患呼吸道感染的患儿,在寒冷季节或气候骤变外出时,注意气候变化,及时增添衣服,以防受寒感冒。对于3岁以下婴幼儿,要特别注意,保持环境安静、整洁、空气新鲜、流通,保持适宜温度,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上呼吸道分泌物,经常翻身扣背,变换体位,以利痰液排出。供给易消化、富含营养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