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绥化市明水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戊午****jj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36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黑龙江省绥化市明水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黑龙江省绥化市明水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明水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一、选择题(共30小题,共60分)1、下列各组中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玉米的黄粒和圆粒B.山羊的长毛和短毛C.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D.豌豆的紫花和红花2、一动物精原细胞在进行减数分裂过程中形成了4个四分体,则次级精母细胞中期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分子数依次是()A.4、8、8B.2、4、8C.8、16、16D.8、0、83、将一对遗传因子的杂合子,逐代自交3次,F3中显性纯合体的比例是()A.1/8B.7/8C.9/16D.7/164、在探索遗传本质的过程中,下列科学发现与研究方法配对正确的是()①萨顿研究蝗虫的减数分裂,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②孟德尔根据豌豆杂交实验,提出遗传定律;③1910年摩尔根进行果蝇杂交实验,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A.①假说﹣演绎法②假说﹣演绎法③类比推理B.①假说﹣演绎法②类比推理③类比推理C.①假说﹣演绎法②类比推理③假说﹣演绎法D.①类比推理②假说﹣演绎法③假说﹣演绎法5、已知小麦抗锈病是由显性遗传因子控制的,让一株杂合的小麦自交得F1,淘汰其中不抗病的植株后,再自交得F2。从理论上计算,F2中不抗病的植株占总数的()A.1/4B.1/8C.1/16D.1/66、在玉米的一个自然种群中,有高茎和矮茎、抗病和感病植株,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分别用A、a和B、b表示,其中含A基因的花粉致死.选择高茎抗病植株自交,F1有四种表现型,以下叙述错误的是()A.高茎对矮茎是显性,抗病对感病是显性B.F1中高茎植株与矮茎植株的比为3:1C.F1中抗病植株与感病植株的比为3:1D.F1高茎抗病植株的基因型有2种7、孟德尔发现了两大遗传定律,他获得成功的原因包括()①正确选用实验材料;②找出配子形成时染色体的变化规律;③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实验结果;④采用从一对到多对相对性状的研究方法;⑤设计测交实验进行验证。其中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B.①④③⑤C.①②③⑤D.②③④⑤8、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与aaBb个体杂交,F1的表现型比例是()A.9:3:3:1B.1:1:1:1C.3:1:3:1D.3:19、一对杂合黑猫产子4只,这4只猫的表现型可能是()A.三黑一白B.一黑三白C.全部白色D.以上三种都有可能10、在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小球D和d各占一半,若两手在小桶中连抓两次都是Dd,则第三次抓出Dd的概率是()A.0B.1/4C.1/2D.111、某种哺乳动物的黑色(B)对白色(b)为显性,直毛(C)对卷毛(c)为显性(这两对基因分离组合互不干扰),基因型为BbCc个体与个体X交配,子代的表现类型有黑色直毛、黑色卷毛、白色直毛和白色卷毛,它们之间的比为3:3:1:1,则个体X的基因型为()A.BbCCB.BbCcC.bbCcD.Bbcc12、南瓜的花色是由一对等位基因(A和a)控制的,用一株开黄花的南瓜和一株开白花的南瓜杂交,子代既有开黄花的,也有开白花的。让F1自交产生F2,表现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由③可知白花是显性性状B.F1白花的后代出现了黄花是性状分离的结果C.F1中白花的基因型是AaD.F2中,开黄花与开白花南瓜的理论比是1∶313、小麦有芒对无芒为显性(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有纯合有芒小麦与无芒小麦杂交得到F1,F1再自交得到F2,F2中有芒小麦随机交配,产生的F3中纯合子占总数的比例为()A.1/2B.2/3C.5/9D.4/914、基因型为Aa的大豆植株产生的配子及比例是()A.雌A:雄A=1:1B.雌A:雄a=1:1C.雌A:雌a=1:1D.雄A:雄a=3:115、下列关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提出过程,说法错误的是()A.统计学方法的使用有助于孟德尔总结数据规律B.用豌豆作实验材料是成功的原因之一C.假说中指出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于同源染色体上D.解释实验现象时,提出的假说之一是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16、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能有效治疗疟疾的青蒿素,获得2015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青蒿富含青蒿素,控制青蒿株高的等位基因有3对,它们对株高的作用相等,且分别位于3对同源染色体上.已知基因型为aabbcc的青蒿高为12cm,基因型为AABBCC的青蒿高为18cm.如果已知亲代青蒿高是12cm和18cm,则F1的表现型及F2中可能有的表现型种类是()A.15cm、7种B.15cm、6种C.12cm、9种D.18cm、9种17、豌豆子叶的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种子的圆粒(R)对皱粒(r)为显性。两亲本杂交得到F1,其表现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