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慈母情深教学设计慈母情深教学设计15篇作为一名老师,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慈母情深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慈母情深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认识3个生字。理解“失魂落魄、震耳欲聋、龟裂”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3、通过对母亲外貌、动作、语言描写的重点句、段,体会母亲的慈祥与善良和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与崇敬之情。教学重点:读懂课文内容,抓住描写母亲外貌、动作、语言的重点句、段,体会母亲的的慈祥与善良和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与崇敬之情。教学划分:1课时教学设计:一、导入1。同学们是否记得赞颂母爱最经典的一首古诗——《游子吟》2。看似平常的一件件小事中,却饱含着母亲的深情。(板书“慈母情深”)3。让我们深情地朗读课题——二、生字新词,课文大意1。梳理课文主要内容1)指名填空2。学习生字词1)震耳欲聋是什么意思?2)多音字“龟”龟裂(jūn)(出示图片)3)平舌音“攥”一起做一个动作。师:哪些声音是“震耳欲聋”的?文中是指?三、深入理解、体会1。事情的'起因是——?“我想买一本《青年近卫军》,想得失魂落魄。”2。事情的结果却是——?我用那一元五角钱为母亲买了一瓶水果罐头。3。你有什么疑问吗?生:我为什么不买书了呢?生:我为什么要为母亲买水果罐头呢?生:难道送水果罐头比书更重要吗?师:那一天,当我到母亲工作的地方去找她时,我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让我改变了注意,放弃买书了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在文中勾画出相应的语句,我们等会来交流。4。组织交流1)母亲是那样辛苦“看见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和缝纫机挨得那样近……”母亲在“震耳欲聋”的工作环境中,“七八十台缝纫机发出的噪声震耳欲聋”师:母亲要一直在那样的环境中工作。不仅如此,母亲工作的环境远比这恶劣。(出示幻灯片,指名读)补充资料:七八十台破缝纫机,一行行排列着,七八十个都不算年轻的女人忙碌在自己的缝纫机后。因为光线阴暗,每个女人头上方都吊着一只灯泡。正是酷暑炎夏,窗不能开,七八十个女人的身体和七八十只灯泡所散发的热量,使我感到犹如身在蒸笼。2)母亲是那样瘦弱“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那一天我第一次发现,母亲原来是那么瘦小!”3)母亲是那样疲惫“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比较句子)师:你们一定发现这个句子写得特别,谁发现了?生:每一句话后面都有“我的母亲”,出现了三次生:把“我的母亲”搁在句子后面。资料补充:母亲是一个临时工,父亲去遥远的大西北工作,我们5个孩子,全凭母亲带养。她每天不吃早饭,带上半盒高粱米或大饼子,悄无声息地离开家,每天回家总在七点半左右。吃过晚饭,往往九点来钟了。我们上床睡,母亲则在床角凑着昏暗的灯光为我们缝补衣裤。有时我醒夜,仍见灯光亮着,仍见母亲一针一针、一线一线地缝补。母亲加班,我们就一连几天,甚至十天半月见不着母亲的面孔。4)母亲是那样忙碌生:“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陷入了忙碌。”出示句子生齐读师:“立刻”一共用了几个?体会到什么?指名读,读出快镜头的感觉。师:母亲这样拼命挣钱,一个月可能挣多少钱?生开始大胆猜测。“几百元”“一千元”师:老师告诉你们(出示幻灯片)补充:母亲一个月拼命工作,得来27元工资。分到30天,平均每天0。9元,我们兄妹五个,加上母亲共6口人,平均每天的生活费为0。15元,而一元五角就相当于我家一个人10天的基本生活费。“用龟裂的手,掏出一堆……”“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多么通情达理的母亲啊!)师:母亲塞到我手里的只是钱吗?生:还是母亲对我的爱和期待生:包含着母亲对我的希望师:面对这样深厚的慈母情,我竟然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齐读“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此时此刻,我——?生:被母亲对我的爱深深打动了生:内心充满了自责,觉得自己太不懂事了生:我想为母亲做点什么师:我为母亲买了一瓶水果罐头,这仅仅是一瓶水果罐头吗?(我对母亲的爱和崇敬)四、小结(播放音乐拓展练笔机动)五、回归板书“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下课板书设计:18慈母情深辛苦忙碌通情达理疲惫瘦弱慈母情深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1、认识“陷、碌、攥”3个生字,理解词语“失魂落魄、震耳欲聋、龟裂”等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3、理解课文内容,通过学习对母亲外貌、动作、语言描写的重点句、段,体会母亲的慈祥、善良和“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与崇敬之情。【教学重难点】通过描写母亲的外貌、语言、动作和神态的重点语句,体会平凡母亲的伟大,感受伟大的母爱,激发热爱母亲的思想感情。【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师:同学们,昨天我们学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