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朗最新《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等系列法律解读与应对.pdf
上传人:睿德****找我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PDF 页数:144 大小:4.3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百朗最新《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等系列法律解读与应对.pdf

百朗最新《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等系列法律解读与应对.pdf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3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最新《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及配套法律的运用实务与规章制度设计、员工手册撰写技巧主讲人苏建伟企业法律顾问法学硕士高级经济师北京百朗教育发展有限公司2008-10-12本次培训主要研修内容第一部分:《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重点条款及配1套法律的解读第二部分:《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给用工带来的2主要影响以及管理对策第三部分:劳动合同法下的规章制度、员工手册撰3写技巧及风险控制第四部分:劳动合同文本及劳动报酬4第五部分:劳动合同的送达与争议解决的法律对策51序言基本法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法法律律单行法律全国人大常委会体系与宪行政法规国务院法法法规律地方性法规地方人大及渊其常委会源行政规章国务院各部委规章地方性规章地方政府我国大陆与香港地区劳动立法比较内容大陆香港标准工时每周40小时每周44小时公休假日每周2天每周1天节假日11日12日加班工资加点150%的工资报酬与平时工资类似加班200%的工资报酬节假日加班300%的工资报酬经济补偿月薪×年资月薪×2/3×年资提前通知30天有协定按协定(不少于7天)无协定按一个月计产假统一产假为90天加计划生育10周产假另有产前假,哺乳假规定产假工资享受生育保险按80%工资发给2第一部分:《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的重点条款的解读与配套法律的风险防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35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已经2008年9月3日国务院第25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总理温家宝二○○八年九月十八日一、《实施条例》出台的立法背景(一)一场误读风波惊动最高立法层在很多人的记忆里,劳动合同法从公布草案征求意见开始就备受争议。对于劳动合同法因保护劳动者权益而对企业做的一些限制性规定,一些强势企业反应强烈,加入到这场论争之中的人,几乎涵盖了各界人士。3一、《实施条例》出台的立法背景(一)一场误读风波惊动最高立法层没有一部新法律像已实行一年多的《劳动合同法》一样,在法律实施的前后引起全国各界如此巨大的反响,并引发了超过数十万人命运改变的躁动和各种媒体的争论,就连与全国人民财产权利密切相关的《物权法》都没有对社会和市场产生过如此范围的震动一、《实施条例》出台的立法背景(一)一场误读风波惊动最高立法层好的法律一定是双方都能接受的法律,否则一定会出现大量的法律博弈的现象与维护成本。只有这部法律为各方都能自愿的维护与执行,没有强烈的对抗性时,这部法律才能真正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经济的发展。4一、《实施条例》出台的立法背景(一)一场误读风波惊动最高立法层实际上,早在劳动合同法表决通过一个月之后,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就已经决定制定劳动合同法实施细则了。这一办法最早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起草,目标是在2007年12月底前通过,与劳动合同法一起实施。一、《实施条例》出台的立法背景(一)一场误读风波惊动最高立法层不过,那场由企业界引发的非理性反对风潮引起了中央政府的高度关注,高层决定暂缓劳动合同法实施办法的出台,提高立法层级,由国务院制定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立法级别高了,制定程序上也更加严格,其权威性、科学性也就更强了。5一、《实施条例》出台的立法背景(一)一场误读风波惊动最高立法层在这种背景下,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在去年年底没有出台,今年也没有很快出台。其间,国家有关部门不断派人到全国各地去调研,了解劳动合同法实施后的情况。一、《实施条例》出台的立法背景(二)征求意见:条例草案被疑“天平倾向资方”因为立法技术等问题,使得劳动合同法本身确实还存在一些模糊的地方,加上某些人对法律条文的误读,都使得劳动合同法在实施中还需要配套和补充性立法。几经酝酿之后,今年5月,国务院法制办公布了劳动合同法实施草案,面向社会征求意见。6一、《实施条例》出台的立法背景(二)征求意见:条例草案被疑“天平倾向资方”出人意料的是,条例草案一出,又引起一场轩然大波:此前劳动合同法被普遍认为是一部“倾向于劳方权利”的法律,而条例草案却引来一片“向企业妥协、弱化维护劳动者权益”的声音。一、《实施条例》出台的立法背景(二)征求意见:条例草案被疑“天平倾向资方”许多劳动者担心,有些条款几乎全都是站在企业的立场上提出的,将导致企业可以更自由地解除与员工的劳务关系。比如,怎样才算“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是否胜任谁说了算”、“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如何界定,这些并没有量化的标准,都给了企业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