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治疗用氧和视网膜病变培训课件.ppt
上传人:13****54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426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早产儿治疗用氧和视网膜病变培训课件.ppt

早产儿治疗用氧和视网膜病变培训课件.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8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概述在发达国家,ROP是小儿致盲的主要眼疾,最早出现在矫正胎龄(孕周+出生后周数)32周,阈值病变大约出现在矫正胎龄37周,早期筛查和治疗可以阻止病变的发展。为解决这一严重影响早产儿生存质量的问题,做好ROP的防治工作,尽量减少ROP的发生,中华医学会特制定《早产儿治疗用氧和视网膜病变防治指南》,供临床应用。早产儿治疗用氧早产儿治疗用氧二、氧疗及呼吸支持方式1.头罩吸氧或改良鼻导管吸氧用于有轻度呼吸窘迫的患儿,给氧浓度视病情需要而定,开始时可试用40%左右的氧气;10~20min后根据PaO2或TcS02调整。如需长时间吸入高浓度氧(>40%)才能维持PaO2稳定时,应考虑采用辅助呼吸。2.鼻塞持续气道正压给氧(nCPAP):早期应用可减少机械通气的需求。压力2—6cmH20(1cmH20=0.098kPa),流量3—5L/min。要应用装有空气、氧气混合器的CPAP装置,以便调整氧浓度,避免纯氧吸人。3.机械通气:当临床上表现重度呼吸窘迫,吸入氧浓度(Fi02)>0.5时,Pa02<50mmHg、PC02>60mmHg或有其他机械通气指征时需给予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早产儿治疗用氧早产儿治疗用氧早产儿视网膜病变诊断和现阶段筛查标准临床体征病变严重程度分为5期:1.一期约发生在矫正胎龄34周,在眼底视网膜颞侧周边有血管区与无血管区之间出现分界线;2.二期平均发生在35周(32—40周),眼底分界线隆起呈脊样改变;3.三期发生在平均36周(32—43周),眼底分界线的脊上发生视网膜血管扩张增殖,伴随纤维组织增殖。4.四期由于纤维血管增殖发生牵引性视网膜脱离,先起于周边,逐渐向后极部发展;此期据黄斑有无脱离又分为A和B,A无黄斑脱离;B黄斑脱离。5.五期视网膜发生全脱离(大约在出生后10周)。“阈值前ROP”,表示病变将迅速进展,需缩短复查间隔,密切观察病情,包括:1区的任何病变,2区的2期+,3期,3期+。阈值前病变发生在平均36周。阈值病变包括:1区和2区的3期+相邻病变连续达5个钟点,或累积达8个钟点,足必须治疗的病变。阈值病变发生在平均37周;(“Plus”病指后极部视网膜血管扩张、迂曲,存在“Plus”病时病变分期的期数旁写“+”,如3期+。)病变晚期前房变浅或消失,可继发青光眼、角膜变性。诊断要点筛查标准治疗原则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