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版)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同步练习第14课 明朝的统治(含答案和解析).doc
上传人:sy****29 上传时间:2024-09-09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20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16版)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同步练习第14课 明朝的统治(含答案和解析).doc

(2016版)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同步练习第14课明朝的统治(含答案和解析).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8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16版)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同步练习第14课明朝的统治(含答案和解析)一.选择题(共20小题)1.明太祖设立的直属中央的三司中,分管民政和财政的是()A.按察司B.都司C.布政司D.民政司2.如图三个场景描述的是我国古代君臣关系的变化,它主要反映了()A.大臣决策权的变化B.官员管理日益规范化C.内阁制度完全成熟D.封建君主专制不断强化3.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准备开展以“明朝加强专制统治”为主题的探究活动,下列符合主题的有()①废丞相,设三司②设置厂卫制度③八股取士④设三省六部制.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4.做笔记是学习历史的一种有效方法。下图是一位同学的历史笔记、根据内容判断这位加强君权的皇帝是()加强君权的措施1废除行中书省,地方设三司2废除丞相,权分六部3设锦衣卫特务机构A.秦始皇B.汉武帝C.唐太宗D.明太祖5.明朝废除丞相和中书省,由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理朝政。其主要目的是()A.提高办事效率B.扩大统治基础C.加强专制统治D.增强六部权力6.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人建立的封建王朝是()A.汉朝B.宋朝C.明朝D.清朝7.朱元璋说:“今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事皆朝廷总之.以后嗣君,勿得议置丞相,臣下此请者,置之重典(重刑).”这段材料表明()A.丞相权力不断削弱B.以法家思想加强统治C.君主权力不断强化D.古代礼仪制度日趋完善8.中国古代皇帝与丞相的关系可以用拔河来形容.皇帝和大臣分别在绳子的一头向着自己的方向拉,这种博弈中两者的权力达到了平衡.下列皇帝彻底打破了这一规则的是()A.秦始皇B.唐太宗C.宋太祖D.明太祖9.以下帝王中,通过推翻少数民族对中原的统治,建立新王朝的是()A.李世民B.赵匡胤C.忽必烈D.朱元璋10.有人统计,洪武十七年,朱元璋在八天时间内,览阅奏折ll60件,处理政事339件。朱元璋的忙碌和下列哪项措施直接相关()A.设立行省B.建立内阁C.废除丞相D.设立军机处11.明朝统治者采取多种措施加强专制统治,下列属于他们的措施有()①设立锦衣卫②设立东厂③设军机处④设廷杖制度。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12.七年级的某学生说:“明朝的官员没有隐私,太可怕了!”他说的应该是明朝实行的哪项措施带来的后果?()A.设置厂卫特务机构B.大兴文字狱C.废除丞相D.设军机处13.明初统治者废丞相、设三司的举措在当时起到了怎样的作用?()A.通过分散地方权力加强了中央的权力B.提高了地方各级的行政效率C.有利于加强境地区的军事防御力量D.客观上减轻了对人民的压迫14.文物是历史派往今天的使者,它承载着古代的信息向我们走来。下列文物(模型)中最能反映明清专制集权内容的是()A.三彩骆驼俑B.筒车模型C.锦衣卫印D.郑和钟15.“时京官每旦入朝,必与妻子诀,及暮无事则相庆,以为又活一日.”当时京官每天入朝,必与妻子诀别的原因是当时()A.厂卫特务横行B.六部分享政府权力C.“文字狱”严重D.军机处地位低下16.假如你是一名明朝的地方官员,有要事进京参见皇帝,你应该去()A.南京B.长安C.西安D.洛阳17.北京有“明十三陵”,却没有开国皇帝朱元璋的陵墓,要想参观朱元璋的陵墓,应到()A.安徽凤阳B.江苏南京C.河南开封D.浙江杭州18.某历史兴趣小组正在收集“锦衣卫”、“东厂和西厂”、“军机处”、“文字狱”等资料,他们研究的主题是()A.特务机构的强化B.思想控制的加强C.文化专制的强化D.专制集权的加强19.“江西填湖广”这一史实发生在()A.明朝初期B.明朝晚期C.清朝初期D.清朝晚期20.明朝时废除丞相、撤销中书省由六部分理朝政和清朝时设立军机处,其主要目的都是()A.加强中外交往B.促进经济重心南移C.加强君主集权D.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二.材料题(共4小题)21.读材料,回答问题一天,宋濂在家里请客。第二天上朝时,皇帝问他请了哪些客人,做了什么菜,他是否喝酒。宋濂一一作答,皇帝笑着说:“全对,你没有骗我。”宋濂听到这句话,吓得全身冷汗淋漓。回答:①宋濂在自己家里请客的情况皇帝是通过什么知道的呢?这个机构的职责是什么?②设立这个机构的目的什么?皇帝是谁?③这个机构的设立说明了什么问题?22.整顿吏治事关国家长治久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秦兼天下,建皇帝之号,立百官之职……丞相,秦官,金印紫授,掌丞天子助理万机……太尉,秦官,金印紫授,掌武事……御史大夫,秦官,位上卿,银印青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