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二节《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教案+练习题(含答案).pdf
上传人:金启****富来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3.1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二节《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教案+练习题(含答案).pdf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二节《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教案+练习题(含答案).pdf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湘教版地理八下第六单元第二节《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教案本节教材包括“人口分布”和“城市分布”两部分内容。在“人口分布”这部分内容中,要求学生结合东北地区的面积与人口统计表、人口分布图来了解东北地区的人口增长情况、人口密度、人口分布的状况,在进行探究的基础上,归纳出东北地区的人口分布特点。在“城市分布”这部分内容中,介绍了东北地区的交通运输状况和城市的分布特点,教材分析以及哈尔滨、长春、沈阳三个省会城市的主要特点。活动部分以城市建筑、风景和简介资料为载体,引导学生对东北主要城市的位置和文化特征进行分析,从而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整体上来看,本节课侧重于通过对地图和相关资料的分析,培养学生对地理要素分布特征的认识和对某一地理特征形成原因的综合分析,进而帮助学生树立因地制宜和人地协调的发展观。知识与能力:1.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归纳东北地区人口、民族、城市的分布特征。2.结合阅读和活动,说一说东北地区的自然环境对少数民族的生产、生活的影响。3.了解哈尔滨、长春、沈阳等中心城市的交通、工业和文化;利用地图等资料,分析影响人口、城市分布的主要因素。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对图文信息的获取、处理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掌握分析某一地理要素特征的一般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人地协调的发展观。教学重点:运用图表归纳东北地区人口、民族的分布特点,运用地图归纳东北地区城市的分布特点。教学重难点教学难点:掌握认识某一地理要素特征的基本方法,形成因地制宜的意识及人地协调发展的观念。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自主学习法、小组合作探究法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复习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东北地区的地形和气候都有哪些特点?想一想,说一说温故知新在这样的自然条件的影响下,东北地区的人口和城市会形成怎样的分布特征呢?他们的生产、生活又会受到哪些影响呢?过渡:分析人口的分布特征需要先了解各地人口数方法指导,建量和人口密度的差异,然后再找出人口稠密和稀疏构思维1.分组合作,探究展的地区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示:1.活动:出示数据表格,呈现问题。(1)黑:约三倍多,问题引导,环(1)估算2010年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的人口吉:约两倍多,辽:环相扣,掌握分别约为1953年的多少倍。约两倍多。人口密度的计算方法,学(2)计算2010年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的人口(2)75人/km2,会分析人口密度分别是多少。146人/km2,297人分布的特征,(3)读图,说一说,东北地区人口密度大于100人/km2总结因素,了/千米2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哪里?想一想,影响人口解自然和社(3)中部和南部,地分布的因素主要有哪些?会因素对人形、气候、交通、工活动一:探人口分布的影2.归纳总结:业等。口分布疏密响。人口分布;中部和南部地区人口2.说一说,填一填。多,和发达的地区人口多,其中平3.读一读,谈一谈。原和平原人口较为稠密;人口偏少。4.看一看,说一说主3.拓展阅读“闯关东”要少数民族种类:满4.出示“朝鲜族跳板、长鼓舞”“满族”,引导读图,族、蒙古族、回族、说出东北地区的主要少数民族。朝鲜族、鄂温克族、5.出示民族分布图,归纳总结少数民族种类和满族鄂伦春族、赫哲族等。分布特征,了解满族服饰“旗袍与旗装”。5.读一读,结合家乡6.活动:出示资料,问题引领探究。服饰说一说。(1)“鄂伦春”一词有两种含义,即“使用驯鹿的6.分组合作,探究展人”和“山岭上的人”。找出鄂伦春族的分布地区,示:(1)鄂伦春族主解释导致这种分布的主要原因。要生活在小兴安岭山补充视频和区,原来以狩猎为生。文本促进知补充:出示“鄂伦春族服饰”,播放视频:“鄂伦春识拓展,由服族狍皮制作”,了解其服饰文化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看视频,想一想,饰特点引发说一说。(2)赫哲族是中国北方长期以渔猎为生的民族。“赫对生产方式哲”一词有“下游”或“东方”之意,赫哲人是“住(2)赫哲族主要生活和生活环境在江边的人”。人们常用“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在三江平原,这里淡的思考,认识进饭锅里”这句民谣来描述赫哲人的渔猎生活。找水渔业资源丰富,常到自然环境出赫哲族的分布地区,讨论上述民谣表达的含义。有野生狍子和野鸡等对人类活动动物活动。的影响。补充:出示“赫哲族鱼皮衣”,引导学生说出服饰特点与自然环境和生产活动的关系。想一想,说一说。出示“河灯节祭祀河神”体会地理环境对赫哲族民俗文化的影响。1.引导学生结合东北地区铁路分布图分析东北地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