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8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谈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doc

谈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谈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确立这样的题目和骨干教师谈的是一种境界,一种摒弃世俗、豁达乐观、孜孜求索的教育人的大境界。有了这种境界我们就会心态阳光,享受生活带给我们的快乐,有了这种境界我们就会积极而进取,努力适应来自工作环境变化,来自各种改革试验提出的挑战,能够主动接纳别人,与同事有效合作,从而很好地发挥引领作用。有了这种境界,也就有了为了孩子的幸福人生而设计,为了孩子的终生幸福而奠基的职业精神;有了为了生命延续而选择教书育人的职业而无怨无悔、奉献智慧的情怀。骨干教师在学校的教育教学中如何发挥引领作用,是关系到学校发展,教师发展,学生成长的大事。在倡导在校本培训中发挥骨干引领示范作用的新形势下,骨干教师践行的生存方式,工作方式和弘扬的职业精神就是骨干教师引领方向和引领作用的所在。我在查阅了有关资料,在网络上检索了有关骨干教师的标准后,总结出骨干教师的标准大体上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师德,提倡为人师表,行为世范,提倡爱学生、爱事业,视学生和事业为自己生命的延续,提倡严慈相济,严在当严处,爱在细微中;二是学识和专业,要求专业知识精深,相关学科知识通晓,到达精一门,通两门,晓三门,具有发展学生特长的指导能够,具有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实验的能力,具有开发校本课程的能力;三是课堂教学和教学质量。教师的主要工作是育人和教学,而课堂教学又是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知识教育、审美教育的主要场所,因此课堂教学水平的高低,成为衡量骨干教师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在我所有知道的名师中,他们对课堂教学的把握都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比如:语文教师窦桂梅老师提出“三个超越”的课堂教学实践:超越文本,做教材使用的创造者;超越课堂,让课堂教学充满生命的活力;超越自我,做课程改革试验的引领者。在三个超越的基础上它有实践语文教学的主题单元式教学,给人以返璞归真的感觉。四是教育科研和教研活动。做研究型的教师,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行动;做反思型教师,在反思中成长,在反思中提高;做思考型的教师,在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学习有关理论,用有关的理论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思考并解决有关问题。做专家型教师,使自己在研究中,在反思中,在活动中,在思考中,逐渐从骨干教师成长为专家型教师,让教育家从我们的群体中脱颖而出。五是注重积累和学习,有自己教学“理论”和实践的升华,形成有一定影响力的教学风格,成为在某一个学科,在一定区域内的知名教师或者名人。一、骨干教师要成为课堂教学的引领者现在我们呼唤什么样的课堂教学呢?作为骨干教师的我们如何在自己的课程教学中留下精彩的华章,留下孩子们精彩的瞬间,为孩子的幸福人生而奠基呢?“让课堂教学充满生命的活力”是我国新基础教育改革实验专家叶澜教授的一句名言,课程改革正是呼唤这样的课堂。(一)我们应从两个方面入手建构这样的课堂(1)从形似建构这样的课堂。在课改理念的指导下,改造传统的课堂,已经提出:让课堂教学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让课程间整合起来,让学生获得的知识综合起来;让课堂互动起来,让学生的思维飞起来。通过观摩课例,研讨交流、亲自实践等形式,教师的观念有了较大的转变,课堂教学人性张扬,场面热烈,出现了空前的“繁荣”。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成为学习方式的主角,互动、生成、体验、整合等教学策略成了教学的新宠,你真好、你真棒、你想说什么等教学用语让孩子找到了“自信。”而当我们正在为自己的课改成果高兴的时候,一些学者专家和一些一线教师对这次课程改革提出了质疑:课程标准研制中,缺乏对优秀传统教学成果的继承,“西方化”倾向严重,缺乏中国本土的内化,课程理想主义色彩浓重,教材城市化倾向严重,很多内容脱离农村学生实际。难道课程改革的理念有问题吗?其实课程改革的理念没有问题,只是在操作层面和实践层面出现了偏差,这种偏差就是以说代练,以动代思,以整合代学科,以形式代本质-----导致的结果就是学生的学习力普遍下降,学习的意志品质有所下滑。(2)从神似中建构这样的课程改革的课堂。这种课堂应该是生命的课堂,有效的课堂,实效的课堂,学生获取学科知识,积淀学习能力,培育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相统一的课堂,这种课堂既有优秀传统教学成果的继承,又有课程理念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的有效体现和落实。我们需要高水平的示范课(“磨课”是优秀教师的专利),更需要常态环境下的真实有效的课,为此我们提出了“常态环境下落实课改理念,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常态就是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学设备和教育资源,以集体备课为引导,以教师个体设计为主角,建立的各学科较为优化、有效的,落实课程改革理念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并且这些理念、策略、方法等能够在绝大多数教师的教学实践中借鉴或者复制,成为自己教学的一部份。我们提炼的教学模式是:创设情景,设计问题-----学生参与,体验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