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的对联课堂设计.docx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4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奇妙的对联课堂设计.docx

奇妙的对联课堂设计.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PAGE\*MERGEFORMAT4课堂教学设计奇妙的对联教学目标1、了解对联的基本知识及类别。2、掌握对联的特点3、尝试对简单的对子。教学重点掌握对联的特点。教学难点尝试对简单的对子。教学方法在欣赏、积累对联的过程中逐步熟悉对联、掌握其特点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讲苏东坡少年时的一副对联引入:(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一、对联的常识1、对联,也叫楹联、楹贴、对子等,是一种独特的文学艺术形式,它始于五代,盛行于明清,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对联由骈文和律诗的对偶句发展而来,所以保留着律诗的某些特点。2、对联来历对联由桃符演变而来孟昶所作中华第一联: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3、趣联欣赏王羲之:福无双至今朝至祸不单行昨夜行二、对联的特点1、字数相等一般来说,在同一联中,上下联的字数必须相等。2、词性相同即上下联相应部分要实词对实词,虚词对虚词。严格讲还要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3、结构相应即上下联相应位置主谓对主谓,动宾对动宾,偏正对偏正,并列对并列,动补对动补等。4、仄起平收末字上仄下平,也叫仄起平收(上联末字应为仄声字,下联末字应为平声字。)5、内容相关上下联内容要相关,意境要和谐。注意对联的禁忌:一忌同字上下联一般不出现相同的字词,即上联出现的字下联一般不能再出现。上联中有相同的字词,下联中相对应的地方也应该有相同的字词。二忌“合掌”“合掌”就是指下联意思一模一样。三、对联分类1、按内容分春联节日联婚联寿联勉联挽联行业联名胜联欣赏2、按形式分正对反对串对正对:上下联各写一事,都各自具有一个完整的意思,但两者又和谐地统一在一个意境之中。犹如两山对峙,山根相连;或如两湖相映,水脉相通。如:瑞雪片片兆丰年宝剑锋从磨砺出腊梅点点报新春梅花香自苦寒来反对:上下联的内容相反,或相对称,它们互相映衬,形成对照,使楹联具有强烈的艺术效果,从而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如:铺张浪费可耻横眉冷对千夫指勤俭节约光荣俯首甘为孺子牛串对:上下联所说明的问题,意思顺承;下联是上联意思的继续和补充,同时,深化上联所表现的主题。如:一失足成千古恨为有牺牲多壮志再回头是百年身敢叫日月换新天四、小试牛刀1、南京名园瞻园中有一副对联,其下联的句序已被打乱,请根据所给出的上联进行适当的调整。上联: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何处是唐宫汉阙?下联的内容(已被打乱):树边红雨,小苑西回,莺唤起一庭佳丽,看池边绿树,此间有尧天舜日。下联:小苑西回,莺唤起一庭佳丽,看池边绿树,树边红雨,此间有舜日尧天。2、请结合教材内容及相关的文学知识,补全下列三副对联①译著尚未成书,惊闻殒星,中国何人领呐喊;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②岳阳楼上范仲淹作文寄情,醉翁亭里欧阳修饮酒抒怀3、对几个简单的词组辞旧岁——千山秀——蜂采蜜——鸡冠花——行千里路——画饼充饥——4、根据上联对出下联:江山千古秀——东去山明水秀——树雄心向自我挑战——水浒传,传梁山好汉,杀富济贫,梁山聚义——小结:本堂课学了对联的常识、特点、分类,其中对联的特点五点必须记住。只有掌握了这几点,才会评价对联,才能学会对对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