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会计学1、2006年油料油脂市场回顾2、2007年油料油脂供求预测3、中国07年油菜籽产业境况(jìngkuàng)4、影响菜籽行情的主要因素5、2007年油菜籽收购形势6、结论一、2006年油料油脂市场(shìchǎng)回顾(一)、2006年主要油料及其产品供求(gōngqiú)状况2、2006年主要(zhǔyào)油脂供求3、2006年饼粕供求(gōngqiú)4、2006年主要(zhǔyào)油品价格走势5、2006年饼粕价格(jiàgé)走势6、2006年油料、油、粕价格(jiàgé)波动图7、2006年油料(yóuliào)压榨量(二)、06年油菜籽压榨行业(hángyè)综述二、2007年油料油脂供求(gōngqiú)预测(一)、主要油料(yóuliào)及油脂供求预测1.2、2007年菜籽主要(zhǔyào)生产国菜籽产量预测1.3、2007年棕榈油主要(zhǔyào)生产国产量预测1.4、2007年中国大豆、菜籽、棉籽、花生供求(gōngqiú)预测1.5、2007年中国油脂供求(gōngqiú)预测1.6、2007年饼粕供求(gōngqiú)预测1.7、种植比较效益(xiàoyì)分析1.8、饼粕蛋白价格比较(bǐjiào)分析1.8、饼粕蛋白价格比较(bǐjiào)分析生物学综合(zōnghé)评定值1.10、油品价差及分提、凝固点比较(bǐjiào)分析(二)、综述(zōngshù)三、中国07年油菜籽产业(chǎnyè)境况1、中国将面对进口(jìnkǒu)籽的冲击1.2、品质比较---含油:42:36---水分:8:12---蛋白:39:36---芥酸:1%:16.3%(精炼(jīngliàn)率和营养)---硫甙:8微摩尔/克:45微摩尔/克(适口性和毒性)1.3、价值比较---6%*7400+43*3+3000*4%=693元/吨目前沿海油厂进口菜籽完税价3622元/吨。减去693元/吨,国产菜籽价值2938元/吨(即国产籽均价1.46元/斤)。且进口籽易储存,资金周转快。1.4、交货---均衡性;---批量性;---安全性;---便捷性;---盈利性;2、农民比较(bǐjiào)效益的影响夏油收购价的同比提高,油菜比较(bǐjiào)效益增加,会提高农民秋播油菜的积极性。3、关税壁垒与WTO---进口籽:关税9%+13%增殖税;---保税加工(油出口,粕5%的进口税);---农产品(chǎnpǐn)在进口量和税率承诺;4、人民币升值有利于进口5、关联油料及其产品(chǎnpǐn)的全球性和经常性影响---进口大豆及其产品(chǎnpǐn)数量逐年较大幅度上升;---低价棕/棉油进口和搀兑(与行业政策、精炼、分提水平和消费者信息不对称有关);---进口粕虎视眈眈;6、竞争与行业整合---获利后的冲动,竞相抢购,恶性竞争,经营风险陡增,进一步减弱了油菜籽加工(jiāgōng)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大型压榨集团对油菜籽加工(jiāgōng)行业的进入,势必加速油菜籽行业整合。1、影响(yǐngxiǎng)供应2、影响(yǐngxiǎng)需求3、其他1、基本面1.1、供应:---全球产量增加640万吨。国内产量同比下降22%。---播种方式:直播》移栽---天气:秋播时干旱、暖冬、倒春寒及收割期天气;---进口:籽、粕、油;---期初库存:-3万吨,可1~5月进口籽将达30万吨,且进口菜油将大大(dàdà)超过06年。---品质:水分、含油、杂质等;---时间:季产年销---批量性:量价比---成本:---物流(方式/时间/费用):避免重复;---汇率、利率及税率(shuìlǜ):汇率利于进口,利率增加资金成本,菜油出口退税率(shuìlǜ)由11%提高到13%;---突发性事件:食品安全。---经营绩效与开工率:不足。---国内外行情(CBOT/DCE、升贴水、运价、BMD、WCE);---产成品行情:菜粕/菜油之比价关系;---替代品行情:大豆/菜籽/棉籽之比价关系;---市场(shìchǎng)心态;1.2需求:油---库存:逐年下降;---食用消费:总量增缓,结构变化加速。---工业消费:生物柴油降温;---储备:轮换(lúnhuàn)正在进行;---消费季节:淡旺季明显,向平稳过渡;---消费区域:传统消费区域性在缩小;---消费(xiāofèi)习惯及趋势:---替代品行情:豆油/棕油/棉油/菜油之比价关系;---成本:---价格与需求弹性:---国家政策:---突发事件:……粕:---水产与畜禽养殖总量:总量增幅(zēnɡfú)减缓,07年畜禽养殖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