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26卷第4期水产科学Vol.26No.42007年4月FISHERIESSCIENCEApr.2007海水贝类养殖中污损生物的防除研究进展苏振霞1,2,严岩1,黄良民2(1.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环境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301;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39)关键词:污损生物;物理控制;化学控制;生物控制中图分类号:S967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321111(2007)0420240204据2002年统计,我国贝类养殖产量占海水养殖总量的养殖贝类的贝壳,直接影响贝壳的开闭,降低其生长速率和79.4%,贝类养殖面积占海水养殖面积的66.9%,贝类养成活率;污损生物在网笼的附着导致网孔被阻塞,阻碍了网殖种类已发展到了30余种,其中主要为贻贝、扇贝、蛤、蚶、笼内外水体的交换,网笼内部形成了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牡蛎等[1]。贝类养殖已成为我国海水养殖业的重要组成部网笼内食物供给减少;污损生物与养殖贝类竞争食物,导致分。目前广泛采用的贝类养殖方式是网笼养殖,但是贝类生长速度减慢[324,6];封闭的网笼有利于有害病原菌的滋生,在笼内放养一定时间后,一些海生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会在甚至某些微型污损生物本身就是致病菌,从而导致疾病的贝壳表面和养殖网笼的表面附着从而影响养殖贝类的正常爆发[7]。生长。污损生物的大量出现严重影响了贝类养殖业的生产2污损生物的控制方法效率。如何有效地防止和减少污损生物对养殖贝类和养殖器具的危害,已成为水产养殖业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人们自认识到污损生物的危害起就从未停止过对贝类养殖中污损生物的控制研究。目前控制污损生物附着的方污损生物的危害1法有物理控制、化学控制和生物控制等方法。污损生物不但能附着在养殖贝类的贝壳上,还能附着2.1物理控制法在养殖器具上,造成对产品和器具的双重危害。污损生物养殖贝类贝壳上污损生物的清除,可采用日晒或干燥、造成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热水浴、淡水浸泡、盐水浴、用刀刮或刷子刷等方法[829]。这1.1对养殖器具使用寿命的影响些清除技术可能对养殖贝类在环境和外力方面造成不适当污损生物的大量附着增加了网箱和网笼的重量、受力的压力,从而导致养殖贝类遭受生理与物理方面不同程度面积,使得网箱及网笼在自然海区中受到水流的冲击增大,的影响。如:经常手工清除养殖贝类体上的污损生物,可能影响它们的使用寿命[2],同时给浮标和固着系统也带来了是其非正常死亡的主要原因[10]。额外的压力。由于污损生物能在短时间内封闭网笼的网研究表明,每2周去除牡蛎上的污损生物可以促进其孔,因此需花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进行清洗,并且清除过程生长,每2周或1个月清除珍珠贝壳上的污损生物不仅保对网具磨损较大,减少网笼的使用寿命[324],造成养殖水域证成活率,而且壳高、壳长及湿重都增加[4]。因此这些技术和陆上环境的严重污染。可用于牡蛎或一些潮间带硬壳贝类污损生物的防除。1.2对网具养殖容量的影响养殖器具上污损生物的清除,常采用手工清除、高压水水产养殖中网养和笼养能够高产的机理即网箱和网笼冲洗或更换网笼等方法[7,11212]。物理清除法需耗费大量的处在一个开阔的水体,网内和网外能够进行充分的水流交人力、物力和财力,工作效率低,操作频繁,同时不可避免地换,从而保证网内养殖动物能够得到充足的氧气及饵料。造成网具的破坏和养殖贝类的损伤。经常换网会对养殖贝污损生物封闭了网孔,严重阻碍了网笼内外的水流交换,因类造成额外压力[13],进而降低其生长率,甚至在更换过程此也阻碍了笼内养殖贝类的溶解氧及食物的补给,人们不中直接损失部分养殖贝类。经常换网也会增加器具成本的得不适当减少养殖密度来保证养殖贝类的个体需求,造成投入[3]。养殖容量的减少[5]。目前已有一些关于仪器清除养殖网笼上污损生物的报1.3对养殖贝类的影响道,使用低频电震动、超声波刺激等方法清除网笼上的污损污损生物的附着加重了贝壳的重量,一定程度上限制生物,用仪器清除污损生物的方法耗资较大,需要投入大量了贝壳的开闭以致影响摄食[6];污损生物还可导致养殖贝的资金用于仪器的研发,比较适合于清除大型海上设施附类贝壳发生变形而导致养殖贝类畸形发育;某些污损生物着的污损生物。(如贻贝的足丝、海鞘被囊、管栖多毛类)能紧紧缠绕小型的2.2化学控制法收稿日期:2006-07-14;修回日期:2006-08-30.基金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05DM081001).作者简介:苏振霞(1978-),女,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海洋生物与生态学;E-mail:suzhenxia@sina.com.通讯作者:严岩(1961-),男,研究员,博士生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