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班美术教案【推荐】中班美术教案范文汇编9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班美术教案9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中班美术教案篇1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装饰扇面,感受扇子的美。2、鼓励幼儿大胆制作扇子,体验成功的快乐。活动准备:1、PPT课件,古筝音乐。2、图形卡纸每人2张,用卡纸等剪成的各种形状的扇面、事先制作。3、扇子展览(墙面环境布置:幼儿带来的扇子,收集的材料。)4、装饰材料(半成品各种图形或图案)、扇柄(冰棍棒)、蜡笔、浆糊等,双面胶。活动过程:一、活动导入。1、师:夏天到了,天气越来越热,你有什么好办法使自己凉快呢?(空调、电扇、冷饮、洗澡、扇子等)2、师:有小朋友说到扇子,那么老师把小朋友收集的扇子展览出来,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3、师:请你观察一下这些扇子,看看它们扇面的图案是什么样子的?形状又是什么样的?4、教师小结:刚才我们看到的扇子有的是有柄的,有的是没有柄的可以折起来的(折扇),扇面的图案是多种多样的,形状也是多样的。二、重点介绍几种典型的扇子,引导幼儿从扇子的形状、构造、制作材料、用途及使用方法等方面认识扇子。1、出示一把折扇:让幼儿说出什么形状、什么颜色、由几部分组成、用什么材料制作、使用方法的等。2、出示蒲扇:引导幼儿说出蒲扇的形状、制作材料等,教师可向幼儿介绍:蒲扇是用南方的一种叫蒲葵树的叶子做成的,这种叶子很大,叶脉又粗又壮,很像扇子的形状,人们把它割下来剪成圆形再用藤绳缝合起来,即成扇子。蒲扇既结实又便宜,扇一扇风特大,所以人们都喜欢用它来乘凉或驱赶蚊蝇。3、介绍工艺品扇:引导幼儿说出其形状、色彩、制作材料、用途等,进而了解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丰富多彩。4、请幼儿说出还见过什么样的扇子,并说明他的用途。观察、比较各类扇子的异同:(制作材料、颜色、形状、用途各不相同;都能乘凉,都叫扇子,都是人们制作的等)三、讨论制作方法。1、师:老师这里有三把扇子,请你来看一看它们有什么不同?(圆形—图案是色块填充,前后是一样的;长方形—前后装饰是不同的;扇形—同一个主题)2、师:那你们知道这几把扇子是怎么做的吗?大家可以想一想、猜一猜。3、师:从材料上讲我们需要扇面和冰棍棒,首先我们要把两个扇面装饰一下,然后把冰棍棒上的`双面胶撕掉,把它粘在没有装饰的一面上,撕下来的双面胶放在桌子中间的篮子里,然后把另外一面粘上去,两个图形合在一起,要边对边、角对角,最后用力的压一压,这样我们的扇子就完成了。四、尝试制作。1、师:老师为你们准备好了操作材料,请大家按照制作方法,一步一步的来做。2、幼儿装饰扇面、制作扇子,教师巡回指导。五、欣赏与评价。1、师:我把小朋友做的扇子都展览出来,我们一起来看看,你觉得自己的扇子美不美,美在哪里?还有谁的扇子也很美?2、师:请把自己的扇子介绍给朋友,说说你是用什么材料装饰的?3、教师小结:(让幼儿了解扇子的发展史)扇子的种类很多,不仅能供人们乘凉,还可以用来当跳舞的道具或作为工艺品供人们欣赏。我们国家很早就有扇子了,古时候人们喜欢在纸扇上写诗、作画。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人们创造发明了现代化的乘凉工具,如电风扇、空调等,小朋友长大后可以设计出更新颖的降温工具,造福人类。六、活动延伸。手工区:让幼儿自己动手制作扇子,可自选喜欢的材料,教师可以帮助幼儿设计,通过剪、画、折,制作各种漂亮扇子。让幼儿体验和感受扇子艺术的美。中班美术教案篇2活动目标:1、用前后重叠的方法,打破平行线呆板的分割。2、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3、进一步学习在指定的范围内均匀地进行美术活动。4、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5、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活动准备:示范画、蜡笔、水彩笔、图画纸。(用灰色涂地面)活动过程:1.欣赏与讨论。(1)请幼儿说说自己逛街时,都看到街上有些什么?(2)从欣赏的作品上思考问题,逛街时先画人还是建筑,先从纸的下面向上画还是从上面向下画;思考物与人之间的重叠现象,怎么解决?(3)教师小结提出绘画的注意点与要求。2.创作要求。启发幼儿构思内容,可以画马路上也可以画商店里。3.教师的指导要点。(1)提醒幼儿可以用具体的事物分割画面,代替使用线分割的方法。(2)介绍化一部分人或车,画一部分地平线的方法,或将人行道画成转弯角。(3)提醒幼儿注意车与人之间的位置,车不停在人行横道上,人不在马路上走。4.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同伴交流介绍:在哪里逛街。或者找找画面的错误,说说原因。活动反思:孩子们每天都会经过大街,对大街积累了很丰富的感性认识,但孩子对大街的观察属于无目的地观察,本次活动重在引导孩子仔细地去观察大街上的一草一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