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活动教案【整理版】.docx
上传人:lj****88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8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科学活动教案【整理版】.docx

科学活动教案【整理版】.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科学活动教案【精品】科学活动教案范文汇编六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科学活动教案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科学活动教案篇1一、活动目标1、在尝试、操作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快乐。2、通过实验了解哪些物体能穿越弯管,了解有关物体的特征。3、发展幼儿动手操作、观察记录的能力。二、活动准备知识经验准备:1、教师自己尝试做过本次实验,了解实验的结果及物体的有关特性.2、幼儿曾做过有关水,小纸团(同样大小的纸张约宽5CM,长6CM的纸张捏成的),细长短棍(8cm)等物体穿越弯管的实验,并做过相关的记录.物质材料的准备:1、直角形的白色弯管若干,一端系有螺帽的线若干,各种打气筒,铅笔,手电筒若干,记录的纸笔.2、展示仪记录表三、活动过程:1、教师出示实验材料,幼儿猜测这些东西能穿越弯管吗?2、幼儿猜测并和小朋友讨论,教师统计猜测结果.3、教师鼓励幼儿实验验证自己的`想法,并记录实验结果.4、组长将组员的实验结果进行统计.5、师生共同探讨,用展示仪交流实验结果.6、请幼儿观察,再次实验,证明实验的最终科学结果.教师引导幼儿发现:什么东西能穿越弯管?什么东西不能穿越弯管?7、师生共同探讨:为什么带螺帽的线和打气筒的气可以穿越弯管?为什么铅笔和手电筒的光不能穿越弯管?8、引发下次实验.四、延伸活动:将材料投放到科学活动角,并添加一部份新的材料,幼儿游戏探索。科学活动教案篇2活动目标:1、对声音感兴趣,了解物体振动会发出声音,不同的物体发出的声音是不同的。2、初步了解噪音的危害,喜欢欣赏悦耳的声音。3、知道制造噪音是不礼貌、不文明的行为,同时也能避免听噪音。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5、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活动准备:1、自制“声音魔箱”一只,内有一些容易发出声音的物品:铃鼓、装有黄豆的小瓶子、会发声的动物玩具等等。2、不同材料质地的玩具、餐具、工具等多种物体供幼儿操作。3、录有多种声音的磁带。活动过程:1、歌唱、倾听活动:周围世界随意的声音。(1)复习歌曲《山谷回音真好听》,在歌声中体会声音的美好与神奇。(2)教师:声音的本领可大了,不仅能告诉我们谁来了,还能告诉我们发生了什么事。现在请你们闭上眼睛仔细地用耳朵听一听,你听到了什么声音?2、摸箱触物游戏,体验猜测声音的乐趣。(1)(出示“声音魔箱”)教师:声音真是我们的好朋友,看!这里有一个“声音魔箱”。请你上来随便摸一样东西,并让它发出声音,下面的'小朋友要猜猜是什么东西发出的声音。(2)请3~4位幼儿上前游戏,让其他幼儿一起听辨声音,并说说自己的听辨理由。3、操作活动,继续感受不同的声音,了解物体的振动会发出声音。(1)教师:看!桌子上那么多的东西也都忍不住要发出声音了,可它一个人发不出,需要小朋友的帮助。请你们去试试看,说说自己是用什么办法让它发出声音的。(2)请幼儿逐个用自己桌上的东西发出声音,大家一起听辨声音,感受不同的物体发出的声音是不同的。而且,在观察中了解物体的振动会让物体发出声音。4、引导幼儿讨论:你喜欢什么声音?为什么?(1)组织幼儿倾听录音机中播放的不同声音(如:放鞭炮声、救护车声、水流声、嘈杂的人声、琴声等等)。说说自己喜欢听到什么声音?不喜欢听到什么声音?为什么?(2)幼儿自由交流:自己听过喜欢的和不喜欢的声音,特别是要谈谈听到不喜欢的声音时,是什么感觉?(不舒服、心烦、害怕等等。)5、介绍噪音的危害,教育幼儿避免听噪音。(1)教师:不好听、乱糟糟的声音我们叫它噪音,噪音对我们的身体有很多害处。经常听噪音,耳朵会变聋,还容易得心脏病。(2)引导幼儿积极讨论。小朋友如果到了有噪音的地方应该怎么办?(捂住耳朵,或者离开那里。)幼儿园里有没有噪音呢?(小朋友下课以后大声吵闹的声音。)在幼儿园里,小朋友什么时候可以发出热闹的声音?什么时候应该发出轻轻的声音?(游戏时可以热闹,看书、学习或休息时应该安静,平时应该轻声讲话。)6、教师小结并鼓励幼儿学习控制音量的礼仪。(1)教师:不同的场合需要不同的声音,上课发言要声音响亮是为了让别人听清楚;人多地方说话声音轻是为了不影响别人,不制造噪音。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根据场合来确定声音的轻或响。(2)一分钟轻声交流时间,在学会控制音量礼仪的喜悦中结束活动。活动建议:1、活动区域创设:把“声音魔箱”、录音机、磁带、一些餐具、玩具、工具等物品投放到“科学探索区”,成立一个“声音总动员”。引导幼儿在自主活动中进一步通过自己的操作、探索,发现和了解声音的秘密。2、家园共育:建议家长朋友带孩子到大自然倾听、感受天然的声音,并教育孩子要尊重别人,不在公共场合制造噪音。3、活动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