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融合实践研究.docx
上传人:lj****8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5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融合实践研究.docx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融合实践研究.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融合实践研究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融合实践研究作者姓名:**所在单位:重庆市南岸区南坪四海小学摘要:将信息技术融入到日常课堂中,已经成为成为中国教育发展必然趋势。小学数学教学尤其要依赖信息资源的丰富性、信息技术的便捷性与网络学习的开放性来培养小学生的数学素养水平、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优化学生课后练习。本文从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的内涵、融合的四种方式及相关思考这三个方面分析了一线教学中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育教学的融合。关键词:小学数学;信息技术;融合方式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育教学的融合已成为教育研究和实践的关键性问题。早在2001年6月8日,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1]本文从一线教师的实践经验出发,研究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的内涵及方式,并针对如何更好的将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融合进行了思考。一、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的内涵2012年3月31日,我国教育部发布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提出:“面向未来,育人为本、应用驱动,共建共享、统筹规划,分类推进、深度融合,引领创新”的工作方针,强调要“探索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全面深度融合,以信息化引领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的创新,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在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支撑与引领作用。”[2]那什么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呢?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所长何克抗教授亦曾对“深度融合”观念的特定背景及其确切内涵作出较中肯的剖析和解读,结合《美国2010国家教育技术计划》(“TransformingAmericanEducation:LearningPoweredbyTechnology———NationalEducationalTechnologyPlan2010”),阐述了“融合”观念就是要在运用技术改善“教与学环境”和“教与学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去实现教育系统的结构性变革。[3]笔者认为,信息技术融入小学数学课程的关键是要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新方式或新思维工具,发挥出优越的教学工具功能,促使传统教育方式发生革命性的变化,提升课堂效率、促进学生学习。基于教学的情景创设、针对重难点目标达成的设计以及课后有针对性的练习反馈才是信息技术融入一线小学学科教学的核心点。二、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育教学的融合方式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育教学的融合方式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利用多课件多媒体、AI智能等为学生创造引人入胜的情景,让教学情境变得丰富多彩,也更便于小学生及时进入数学思考状态;二是借助多媒体课件,在教学重点内容时可以将其直观化、简单化,利用迁移学习的方法将新知转化为旧知,通过层层剖析来达到突破重难点的目的;三是借助信息技术,拓宽学生知识面;四是借助多媒体微视频、网络题库在课后巩固重点知识,并针对学生薄弱的环节有的放矢的练习。(一)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教学情境谈到数学,大多数人都曾用“不幽默”、“没什么兴趣”、“枯燥乏味”、“太难了”等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其原因多就在于数学的抽象性。在《课程标准(2011)》中信息技术的主要功能描述是“向学生提供并展示图像、动画等丰富的资料,同时能让学生灵活的进行选择探索工具,教师可以模拟创设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即使远距离教学时个体之间也能进行面对面交流”。[4]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息技术的功能,通过文本、图像、图表、声音、视频、动画等各种不同的方式为学生创设情景,唤起学生对本课的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课堂学习。例如教师在讲授《数学广角—搭配(一)》一课中,教师可以利用孩子最喜欢的《喜羊羊与灰太狼》动画片,创设“找出密码,拯救喜羊羊”的情景,激发孩子的兴趣。首先电脑白板出现一组动画:喜羊羊被灰太狼抓到狼堡,需要输入狼堡大门密码。然后提出问题:密码是由0、4、5中的两个数字组成的两位数,你能找到密码吗?学生根据提示,能有顺序的排列出密码,然后到白板上去一一输入,最后成功找到密码解救喜羊羊。二年级的孩子注意力不容易集中,但是用他们最喜欢的动画去吸引他们并且以游戏的方式让他们学会排列组合,这样的方式比枯燥的直接授课效果更好。(二)利用多媒体技术攻坚教学重难点数学知识对于小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并且对思维逻辑要求较高,尤其是小学五年级和六年级的学生,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思维逻辑并不完善,例如讲授六年级上册《圆的面积》一课时,在推导的面积公式的过程中,学生很难凭空在头脑里想像如何将圆的面积计算转化为矩形的面积。老师在上课的时候可以借助多媒体,展示圆由分割成无数块三角形到把三角形拼成一个矩形的过程。如果仅仅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