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的教学设计编辑最新整理.docx
上传人:书生****ma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34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幼儿园的教学设计编辑最新整理.docx

幼儿园的教学设计_11.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7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幼儿园的教学设计【热门】幼儿园的教学设计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园的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幼儿园的教学设计1活动目标:1.感知1和2的数量。2.体验以自己为数量探索对象的快乐。活动准备:1.幼儿活动材料《数学》第二页,提供幼儿添画1和2的东西。2.数量为1和2的点子卡。活动过程:1.带着1和2上幼儿园(1)我每天带着1和2的东西上幼儿园,这些东西有的想给大家讲个故事,有的能看见你们的笑脸,有的能听见你们的声音,还有的能紧紧拥抱你们。这些东西就在我身上,你们知道是什么吗?(一张嘴巴、两只眼睛、两只耳朵、两只手。教师边说边指向自己的`这些身体部位,然后把它们画在黑板上)(2)小朋友也带着1的东西来上幼儿园,请你们找一找自己脸上、身上是1的东西。(幼儿说出一种,教师请大家立即在自己身上找到相应的部位)(3)小朋友带着2的东西来上幼儿园,请你找一找自己脸上、身上是2的东西(幼儿说出一种,教师请大家立即在自己身上找到相应的部位)(4)仔细找找还有什么东西是1和2个的。(如一根小辫子、一顶帽子、一副眼镜、一朵胸花、两个发夹、两只口袋、两只袖子、两根辫子,如果幼儿发现不了自己身上的1和2,可以引导幼儿两两结对,互相寻找)2.画出我的1和2(1)翻到幼儿材料《数学》第二页,告诉幼儿:两个小朋友中一个是自己一个是自己的朋友。请幼儿在身体轮廓图上画出自己和朋友身上的1和2。(2)鼓励幼儿在轮廓图上添画其他是1和2的东西。如果看到幼儿画了超过数量2的东西,不要生硬加以否定。(3)和幼儿一起数身体器官,告诉幼儿:人的鼻子和嘴巴只有一个,眼睛、耳朵、手和脚都是两个。幼儿园的教学设计2活动目标:1.愿意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2.初步了解交朋友的方法。活动准备课件准备:《小乌龟上幼儿园》故事图片4张、完整故事音频、分段故事音频、故事视频。活动过程:教师和幼儿一起阅读故事图片。——小乌龟第一天上幼儿园遇到了谁?——小青蛙在乌龟壳上面做了什么?小鸭子呢?阅读故事图片第二遍,引导幼儿通过仔细观察小乌龟的表情,理解小乌龟在幼儿园找到朋友前后的心情变化。1.观察画面,描述小乌龟刚上幼儿园的心情。——小乌龟第一天上幼儿园心情是怎样的?他开心还是难过?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小乌龟缩在壳里,眼泪都流出来了。2.观察故事最后一幅画面,讨论小乌龟心情的变化。——小青蛙、小鸭子、小鸡发现了小乌龟后,他们干什么了?——他们组成了一个乐队。小乌龟敲鼓、小青蛙跳舞、小鸭子唱歌……——这时小乌龟的心情又怎么样了?他高兴了吗?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小乌龟的`头伸出来了,它的眼晴和嘴巴都笑了起来。请幼儿欣赏完整故事视频。引导幼儿像小乌龟一样交朋友。——你们现在也上幼儿园了,在幼儿园里开心吗?你像哪个小动物呢?——如果班上有的小朋友像小乌龟一样害怕,我们应该怎么帮帮他呢?(如:和他一起玩、拿玩具给他、大家一起抱抱他等,鼓励他像小乌龟一样勇敢地交朋友)。温馨提示最后一个环节涉及到交朋友的方法,对幼儿来说可能有些难,教师可以多进行引导或者放到日常活动时间开展。附故事小乌龟上幼儿园小乌龟第一天上幼儿园。幼儿园里的小朋友它都不认识,它害怕地把头、四肢和尾巴通通缩进乌龟壳里。小青蛙、小鸭子、小鸡走过来,都不知道这个趴在地上的东西是什么,就在上面跳来跳去,当鼓敲呀,还在上面画画呢!小乌龟忍不住大哭大叫起来。大家吓了一跳,原来是只小乌龟呀!小青蛙、小鸭子和小鸡高兴地邀请小乌龟和它们一起玩,大家又唱又跳,好快乐哦!幼儿园的教学设计3摘要有效教学在幼儿的学习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一节活动能否被孩子接受,是否达到自己设定的目标,效果如何,主要在于是否进行了有效的教学活动。有效教学有其明显的特点,因此需要结合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组织活动,提升幼儿学习的能力和效果。关键词有效教学学习能力活动设计教学是否有效的标准是幼儿学会了多少,而不是老师讲了多少。在很多人看来,幼儿园孩子不需要学什么具体的知识,只要吃吃玩玩就可以了。但在我看来,首先幼儿园是幼儿学习的启蒙阶段,要把握这一时机,激发幼儿对学习的兴趣,为以后的教学做好铺垫。其次,现在的形势发展(包括家长对幼儿的学习要求和对教师的满意度、现代社会的需求等)也越让我们觉得要从小班就开始实现有效教学。案例一:在开展“一串红”这个活动中,我事先让家长带幼儿观察认识“一串红”。活动当天,我又带了几盆“一串红”放在班级里,幼儿的活动兴趣明显提高了很多。对于我提出的问题:“你们还记不记得‘一串红’是什么样的?”许多幼儿都把手举得高高的,连平时不爱举手发言的小博都迫不及待地想表达,活动成效明显。案例二:在小班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