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基本概念:潮流计算、电压降落、电压损耗、电压偏移、功率损耗、循环功率、有功分点、无功分点、PQ节点、PV节点、平衡节点重点:开式电力网、两端供电网络、简单环形网络的潮流计算电力系统的潮流分布,指的是电力系统在某一稳态的正常运行方式下,电力网络各节点的电压和支路功率的分布情况。潮流分布计算,是按给定的电力系统接线方式、参数和运行条件,确定电力系统各部分稳态运行状态参量的计算。通常给定的运行条件有系统中各电源和负荷节点的功率、枢纽点电压、平衡节点的电压和相位角。待求的运行状态参量包括各节点的电压及其相位角以及流经各元件的功率、网络的功率损耗等。潮流计算的主要目的:1、通过潮流计算,可以检查电力系统各元件(如变压器、输电线路等)是否过负荷,以及可能出现过负荷时应事先采取哪些预防措施等。2、通过潮流计算,可以检查电力系统各节点的电压是否满足电压质量的要求,还可以分析机组发电出力和负荷的变化,以及网络结构的变化对系统电压质量和安全经济运行的影响。4、根据功率分布,可以选择电力系统的电气设备和导线截面积,可以为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整定计算提供必要的数据等。5、为电力系统的规划和扩建提供依据。简单电网的手工计算法一、电力线路上的功率损耗和电压降落1.电力线路的功率损耗(1)电力线路阻抗中的功率损耗。当电力线路阻抗支路末端流出的单相功率为,末端电压为时,电力线路阻抗中的一相功率损耗为(3-2)于是有而电力线路始端导纳支路中的单相功率损耗为式(3-1)~式(3-5)是单相形式,也完全适合于三相形式。其中Z、Y仍为相阻抗和相导纳,而为三相功率,为线电压,则、即为电力线路阻抗中的三相功率损耗和导纳支路中的三相功率损耗,此形式较为常用。(3)电力线路中的功率计算。从图中可以看出,电力线路阻抗支路末端流出的功率为则电力线路始端的功率为电力线路的电压降落如图3-1,设末端相电压为,则线路首端相电压为其中由于一般情况下,可将式(3-8)按二项式定理展开,取其前两项,得上式中,上述电压的计算公式是以相电压形式导出的,该式也完全适用于线电压。此时公式中的功率P为三相功率,阻抗仍为相阻抗。还应注意,式(3-7)、(3-12)中的功率与电压为同一点的值。求得线路两端电压后,就可以计算某些标示电压质量的指标例1:某一字形等值电路,阻抗为Z=4+j20Ω,始端功率为20+j15MVA,电压U1为115KV,求末端电压U2=?第二节变压器运行状况的分析与计算(1)阻抗的功率损耗(2)导纳的功率损耗在有些情况下,如不必求取变压器内部的电压降(不需要计算出变压器的阻抗、导纳),这时功率损耗可直接由制造厂家提供的短路和空载试验数据求得,。实际计算时通常设三、变压器中的电能损耗电力系统的接线方式包括开式网络、环形网络和两端网络。一端电源供电的网络称为开式网。开式网中的负荷只能从一个电源取得电能。无备用放射式1.计算网络元件参数(2)已知末端负荷及始端电压解:由题意,首先求线路参数并作等效图如图所示。线路阻抗上消耗的功率所以末端功率例2:一条额定电压为500kV的输电线路,长250km,,,线路首端电压为520kV。若线路末端空载,试求线路末端的电压和电压偏移。⑵线路末端电压偏移课堂练习:求图示网络的末端功率S2及末端电压U2例3:有一回电压等级为110KV、长为150Km的输电线路,末端接一台容量为31.5MVA的降压变压器,变比为110/11KV。如图,当A点实际电压为115KV时,求A、C二点间的电压损耗及B点和C点的实际电压。(注:)设系统的电压都为110KV,则由SA和A点电压,求各点电压及电压损耗得图3-8是最简单的环式网络,(a)图为网络接线图,(b)图为简化等值网络。其中、为运算负荷。设运算负荷已知1.力矩法求环式网络的功率分布由上式解得对于具有n个节点的环式网络,以上两个公式可进一步推广为若网络中所有线段单位长度的参数完全相等,且求得或后,即可求环式网各线段中的初步功率分布。从计算结果中会发现,网络中某些节点的功率是由两侧向其流动的,这种节点称为功率分点。当有功分点和无功分点不一致时,通常在功率分点上加“”、“”以区别有功分点和无功分点。两端电压大小相等、相位不同的两端供电网络如图3-10所示。上式中,为线电压降落。由式(3-36)、(3-37)可见,两端电压不等的两端供电网中,各线段中的功率可以看成是两个功率的叠加。其一为两端电压相等时分布的功率,也即时的功率分布;其二取决于两端电压降落和网络总阻抗的功率,称为循环功率,以表示。上述功率分布的计算,是在假设电压为网络额定电压的条件下,求得近似功率分布。此时是不计网络的电压损耗和功率损耗的。因此还必须计及网络中各段电压损耗和功率损耗,才能获得环形网络的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