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测试题.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76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第一单元测试题.doc

第一单元测试题.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一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10分)1.下列关于俄国1917年二月革命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制度B.二月革命造成了两个政权并存的特殊局面C.二月革命是一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D.二月革命是一场社会主义革命2.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是()A.六月革命B.巴黎公社革命(1871年3月18日革命)C.十月革命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3.1918~1920年,苏俄人民响应布尔什维克党“一切为了前线”的号召,发扬拼命精神,忘我劳动。这里的“前线”,指的是()A.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前线B.反对帝国主义武装干涉的前线C.反对帝国主义武装干涉和国内反革命叛乱的前线D.社会主义建设的各条战线4.国内战争结束后,苏维埃政府面临的最紧迫的任务是()A.扩大了无产阶级专政的范围B.消灭帝国主义C.恢复被战争严重破坏了的经济D.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5.俄国十月革命就其斗争形式而言,其基本特征是()A.暴力基础上的和平夺权B.暴力夺权C.从农村到城市夺权D.和平夺权6.右图象征的是()A.沙俄B.苏俄C.苏联D.俄罗斯7.苏联进行“一五”计划建设时的领导人是()A.列宁B.斯大林C.布哈林D.戈尔巴乔夫8.苏联的工业化,主要力量和资金用于()A.农业B.轻工业C.能源和交通运输业D.重工业9.1936年苏联新宪法宣布苏联是()A.工农社会主义国家B.无产阶级专政国家C.人民民主专政国家D.民主社会主义国家10.下列对苏联三十年代历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社会主义宪法已经确立,基本上实现了农业集体化B.由传统的农业国变为强大的工业国C.宣布苏联为“工农社会主义国家”D.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阻碍了国民经济的发展二、列举题(6分)①列举二月革命后俄国出现的两个政权的名称②列举苏联成立时的四个加盟共和国名称三、连线题(4分)①1921年苏联建立②1922年苏联通过新宪法③1933年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④1936年开始第二个五年计划四、材料题11、阅读下列图片:图一图二图三请回答:(1)图一图二共同反映了俄国历史上什么重大事件?这一事件发生在什么时候?(2分)(2)根据图三评价这一重大事件。(3分)1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材料二“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邓小平请回答:(1)材料一图片中左边人物是谁?(2分)(2)他为俄国探索了一条什么样的社会主义道路?效果如何?(3分)(3)材料二中“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这里的“模式”指的是什么模式?这一模式确立的标志是什么?(4分)(4)对这一模式进行全面评价。(6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5DCCCB6~10BBDAD二、列举①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资产阶级临时政府②俄罗斯联邦、白俄罗斯、乌克兰、外高加索联邦三、连线①1921年苏联建立②1922年苏联通过新宪法③1933年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④1936年开始第二个五年计划四、材料题11、(1)十月革命1917年11月(2)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12、(1)列宁(2)新经济政策;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3)斯大林模式;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4)积极影响)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斯大林通过这种建设模式,使苏联跻身于工业化国家的行列,为后来取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斯大林模式”创立是与当时苏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在苏联迅速赶上和超过西方发达国家的过程中起积极作用。2.(消极影响)但是这种高度集权的模式妨碍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的充分发挥,表明苏联在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方面存在着巨大的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