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掌握高频考点号准命题“脉搏”——经济常识核心考点解读湖南省祁阳县第七中学唐建文章来源:2008年下半年度《试题与研究》考点精讲考点一:商品价值量商品价值量历来是经济常识第一课教学中的重难点,也是高考的高频考点。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个人认为对于这一知识点,应该从商品的价值量的决定因素,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劳动生产率、个别劳动时间、个别劳动生产率、商品的价值总量等的关系方面进行探讨。[考点分析]1.商品价值量的决定因素商品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2.理清三组概念(1)个别劳动生产率与社会劳动生产率:个别劳动生产率是指个别劳动生产者生产某一产品的劳动效率;社会劳动生产率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某部门或某行业的劳动效率。两者的区别在于社会劳动生产率是普遍性的,而个别劳动生产率则是特殊的个别现象。个别劳动生产率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分别引起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变化。(2)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个别劳动时间是指生产同一商品的不同生产者所耗费的劳动时间,由于每个人的条件不同,其个别劳动时间也就不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3)商品价值量与价值总量:商品价值量是指商品价值的大小,它是指单位商品价值量;商品的价值总量则是指同一时间、同一劳动所生产出来的所有商品价值量的总和,价值总量=商品数量×单位商品的价值量。3.把握十对关系③正比⑦无关社会必要劳动时间④反比①反比⑧无关社会劳动生产率价值量价值总量⑤无关⑨反比个别劳动时间⑥无关②反比⑩正比个别劳动生产率[学习启示]1.把握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意义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是商品生产的基本规律,这一规律的存在,促使商品生产者不断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使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才能在商品交换中获得额外收益,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才能处于有利地位,这就是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意义。2.把握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意义学习本节知识一定要深刻理解社会劳动生产率(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单位商品价值量、单位时间生产的商品数量、单位时间商品价值总量的关系,弄清个别商品生产者的个别劳动生产率(个别劳动时间)与单位商品价值量、单位时间生产的商品数量、单位时间商品价值总量的关系。理解社会劳动生产率(在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增加,社会财富增加,可以生产出物美价廉的产品,从而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提高人民生活的质量),并能运用这些知识分析现实生活中的经济现象。3.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经济常识》中还有不少运算公式,比如流通所需要的货币量、股票价格、企业经济效益、国民收入、银行利润、存款利息、恩格尔系数、汇率等,这些公式的内容在历年的高考试题中都有所体现,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考点二:货币的职能[考点分析]货币的职能是货币本质的体现。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在这里,“基本”是指这两种职能是从货币产生时就有的。支付手段、贮藏手段和世界货币的职能,是由货币的基本职能逐步发展而来的。1.价值尺度职能一种商品价值的大小是不能通过自身表现出来的,它只有通过交换,由另一种商品表现出来。货币产生之前,商品交换是物物交换,一种商品的价值是由另一种商品表现出来的;当货币产生后,商品的价值就由货币来表现。这样,货币便成了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尺度,即商品具有价值尺度的职能。货币之所以能做为价值尺度,是因为货币本身是商品,有价值。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叫做价格。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2.流通手段职能是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这一职能也叫购买手段,用公式表示就是:商品—货币—商品。货币作为商品流通手段,使买和卖在时间和空间上发生了分离,分为两个过程。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必须是实实在在的货币,而不是观念上的货币。流通手段强调的是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商品流通强调的是商品如何进行交换,强调交换的形式。3.贮藏手段职能就是人们把货币作为社会财富的代表贮藏起来。执行贮藏手段职能的必须是金银铸币或金银条、块,也就是必须是现实的、足值的货币。只有这样的货币才没有贬值的危险,才能够在市场需要时,随时投入市场流通,在市场不需要时随时退出流通而行使贮藏手段职能。4.支付手段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