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现代农业气象业务发展专项规划(2009—2015年).doc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 页数:41 大小:181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0现代农业气象业务发展专项规划(2009—2015年).doc

10现代农业气象业务发展专项规划(2009—2015年).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现代农业气象业务发展专项规划》(2009-2015年)中国气象局2009年8月序言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做好气象为农业服务是党中央、国务院对气象工作的明确要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的推进,传统的农业气象业务服务已经不能满足农村改革发展和现代农业发展对农业气象工作提出的新需求,迫切需要以现代农业发展需求为引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科学谋划现代农业气象业务的发展。分析需求、总结现状、理清思路、明确任务、设立目标,在兼顾需求与能力的前提下,统筹规划、总体布局、突出重点、合理分工、分步实施、强化管理、协调推进。编制现代农业气象业务发展规划,目的在于进一步提升气象为农服务能力,对于进一步做好农业气象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充分发挥气象为农业生产和农村改革发展服务的职能和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6]3号)、《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年)》,以及《中国气象局关于发展现代气象业务的意见》(气发[2007]477号)、《中国气象局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指导意见》(气发[2008]457号)等文件要求,特制定《现代农业气象业务发展专项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期为2009~2015年。一、需求与现状(一)需求分析《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中发[2008]1号)、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及《国务院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6]3号)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气象为农业生产服务的职能和作用。加大对农村气象灾害监测网络的投入力度,提高应对极端气象灾害的综合监测预警能力、抵御能力、减灾能力。要求气象部门必须做好农业气象业务服务工作,为国家和各级政府制定农业发展战略、进行农业结构调整、组织农业防灾减灾等重大决策提供优质的农业气象服务,为农民提供直接的最需要的专业气象保障服务。如何为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社会建设、农民生产生活提供多元化、精细化、全方位的优质服务,是新形势下现代农业气象业务发展必须重点解决的问题。当前,我国正处在由传统农业向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加快转变的关键时期。进一步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以及增强农业的抗风险能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等现代农业发展的方方面面,都对气象为农业的服务与支持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需求不断提高,具有地方特色的名特优农产品和绿色、生态、安全农产品的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大。特色农业、设施农业、创汇农业、观光农业、都市农业等新兴农业产业都呈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成为满足社会民生、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高效农业门类,也是气象为农业服务新的增长点。种植业、林业(含果业,下同)、畜牧业(包括农区畜牧业,下同)、渔业以及农产品储运加工业等的全面发展也对气象服务提出了更多更具体的要求。面对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迫切要求我们用现代科学技术开展面向农林牧渔各业的农业气象业务服务;要求针对现代农业的科学化、集约化、商品化和产业化,以增产增收、提高效益为目标,开展全方位、全程化的农业气象业务服务,以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新需求。从中长期发展趋势来看,我国粮食供需将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粮食安全问题面临严峻挑战。国家在保障粮食等重要食物基本自给的发展目标,在商品粮基地建设、核心产区粮食产量的稳步提高、后备产区生产潜力的挖掘等方面,都需要农业气象围绕增产和减灾两大目标提供决策服务和技术支撑。《国务院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6]3号)明确指出:“粮食产量、品质和种植结构与天气、气候条件密切相关。要依靠科学,充分利用有利的气候条件,指导农业生产,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为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服务”。农业气象需要在国家粮食战略工程中,围绕农业生产的播种、灌溉、施肥、防治病虫害、收获、储运、加工等环节提供有针对性的农业气象业务服务,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贡献。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各类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频率明显加大,我国农业生产面临更大的自然风险。《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年)》中明确提出,要“健全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服务体系,提高农业气象灾害预测和监测水平”,“增加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设施的投入”。建立和健全农业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实现重大农业气象灾害的灾前及时预警、灾中跟踪服务、灾后影响评估,加强农业气象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