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人教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67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2年人教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pdf

2022年人教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二单元测试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总分得分一、补全下列加点字的音节。(4分)zánjt赠.送残.阳君.子挑.战lxshǎ凌.晨靴.子蟋蟀.喇.叭二、看拼音,写词语。(8分)hánlěnglùjìngchéngsènítǔshuǐjīngxiānnǚpáiliànshíyóu三、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6分)1.停车坐.爱枫林晚()①坐下②乘,搭③因为2.一年好景君须.记()①胡须②等待;等到③应当3.萧萧..梧叶送寒声()①冷落②萧条③风吹梧桐叶发出的声音四、从下列句子中找出反义词,写在括号里。(6分)1.它们排列得并不规则,甚至有些凌乱。()—()2.干燥的地面在一夜秋雨后变得十分潮湿。()—()3.落叶并没有减少水泥道的美,反而更增添了它的美。()—()五、照样子,写词语。(6分)白雪白黄绿红舒舒服服(AABB式)很慢很慢(很X很X)1五彩缤纷(含数字)六、在括号中填上恰当的词语。(6分)明朗的()()的水洼()的水泥道潮湿的()()的地毯()的颜料炎热的()()的翅膀()的谷粒七、选词填空。(4分)湿润潮湿1.地面还是()的,不时还能看见一个亮晶晶的水洼,映着一角小小的蓝天。2.父亲远望着儿子那挺拔的背影,眼眶不禁()了。凌乱杂乱3.小妹妹的房间里()地堆放着各种玩具。4.它们排列得并不规则,甚至有些(),然而,这更增添了水泥道的美。八、按要求写句子。(8分)1.这是一块印着落叶图案的、闪闪发光的地毯。(缩句)2.小朋友的脚,常被那香味勾住。(改为“把”字句)3.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仿写比喻句)4.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翻译句子)九、根据课文内容填空。(6分)1.《夜书所见》的作者是宋代诗人,其中“,夜深篱落一灯明”一句的意思是。2.《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中“金色巴掌”指的是,表达了作者。3.《秋天的雨》一文中,秋天的雨把色给了银杏树,把色给了枫树,把色给了果树。4.《听听,秋的声音》中写到和告别的声音是“唰唰”,和2告别的声音是“㘗㘗”。十、阅读理解。(26分)(一)课内阅读。(13分)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金黄色是给田野的,看,田野像金色的海洋。橙红色是给果树的,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菊花仙子得到的颜色就更多了,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1.选段中画“”的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是();画“”的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是()。(2分)A.比喻B.拟人C.夸张2.这段话描写了秋天里的银杏叶、、、、和等景物。(5分)3.秋天的雨给植物带来了,我们要读出对秋天的雨的之情。(4分)4.将选文中能表现秋天丰收的语句写下来。(2分)(二)课外阅读。(13分)秋天秋天到了。瞧,那些挺拔翠绿的树木,如今也脱下了的衣裳,换上了的时装。远远望去,漫山遍野,一片。秋风,凉丝丝的,吹拂着花草树木,好像一位温情的母亲,正轻声哼着催眠曲,把自己的子女送进甜蜜的梦乡。秋雨淅沥淅沥地下个不停,好像巧手的姑娘织着一大片一大片的绸缎。秋天,意味着成熟。一场绵绵秋雨过后,风里带着清新的泥土气息和稻子、水果熟透的香味,在微微干燥的空气里飘荡,让人觉得格外舒畅。熟透了的稻谷,像害羞的小姑娘,低着头;高粱像喝醉了酒的大汉,从脸上一直红到脖子;雪白的棉花堆成了一座座小山;红灯笼似的苹果、金灿灿的橘子令人垂涎三尺……望着这丰收的景象,人们的脸上露出了欢快的笑容。秋高气爽,一群群大雁往南飞去。空中飘舞着成千上万只“花蝴蝶”。你也许会3奇怪地问:秋天来了,哪来的蝴蝶?不错,秋天没有蝴蝶,可那,不正像一只只美丽的蝴蝶吗?树木都换上了秋装,只有青松仍是那么苍翠,那么挺拔!秋天是美好的,我爱秋天!1.把下列词语恰当地填到第1自然段的横线上。(3分)黄色绿色金黄2.联系上下文,在第5自然段的横线上补写恰当的内容。(2分)3.短文第4自然段,作者把“熟透了的稻谷”比作,把“高粱”比作;把“棉花”比作;把“苹果”比作,让人回味无穷。(4分)4.最后一个自然段在文中的作用是,表达了作者对。(4分)十一、妙笔生花。(20分)生活中有许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