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容量的研究.pdf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06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水产养殖容量的研究.pdf

水产养殖容量的研究.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6水产科技情报2003,30(1)水产养殖容量的研究贾后磊舒廷飞温琰茂(中山大学环境科学系,广州510275)摘要本文讨论了水产养殖容量的概念及其理论基础,评述了各种研究方法的长处和局限性,并在此基础上对网箱养殖容量的扩大途径作了理性归纳。关键词养殖容量网箱一不同研究领域的学者对容纳量有不同的理、引言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和养殖技术的不断提解,于是就产生了容纳量在不同领域的应用与研高,许多具有一定经济价值的水产动植物逐渐从究。养殖容量是容纳量在水产养殖上的应用,对粗放型养殖向集约化发展;但是,人们往往为了追此目前尚无完整确认的定义。Garver和Mallet求眼前的利益,片面强调高产,忽视养殖水域的生(1988)将贝类养殖的养殖容量定义为,对生长物承载能力,超密度、超负荷放养,导致水环境恶率不产生负影响并获得最大产量的放养密度。该定义只考虑产量,未考虑生态环境因素的影响,具化,最终难以为继。掌握合理的种群放养密度一有明显的缺陷。李德尚等(1994)把水库中投直是水产养殖技术所十分强调的一项重要原则,饵网箱养鱼的养殖容量定义为,不致于破坏相应但在具体实施中普遍带有经验性。近年来,海水水质标准的最大负荷量。该定义把生态环境因素网箱养殖已成为国内外水产养殖业的一个新热加入,使其具有相对完善性;但是特定水域的养殖点,而网箱养殖完全依赖人工投饲、高密度饲养,容量不仅受养殖系统内外理化因子和生物因子的污染作用远大于水体的自净能力,水域的生态环影响,而且还受养殖水域所在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境极易恶化。因此,如何控制养殖容量,保证其生化等因素的影响。所以养殖容量还必须考虑经济产的持续性,是养殖生态学急需解决的课题之一。因素,即确保在稳定时间内养殖群体中的个体达二、养殖容量的含义到一定的商品规格。也就是说养殖容量应包含环容纳量是生态学上常用的术语,来源于种群境、生态和经济等多种因素的综合概念。董双林生态学的logistic方程:dN/dt=rN(k—N)/k⋯。等(1998)把养殖容量定义为,单位水体内在保方程中N代表种群大小,t为时间,r为瞬时增长护环境、节约资源和保证应有效益的各个方面都率,k为环境容纳量。该方程是具有密度效应的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最大养殖量。杨红生种群连续增长模型,其中r、k两个参数有着重要等(1999)把浅海贝类养殖业的经济效益与社的生物学意义。r表示物种的潜在增殖能力,k则会效益、生态效益结合起来,将养殖容量定义为,表示环境容纳量,即物种在特定环境中的平衡密对养殖海区的环境不会造成不利影响。又能保证度。可见,最初的容纳量是指种群瞬时增长率r养殖业可持续发展并有最大效益的最大产量。刘=0时的平衡密度(或环境容纳量)。剑昭等(2000)将养殖容量定义为:特定的水收稿日期:2002—03—17;修回日期:2002—08—26作者简介:贾后磊,男。项目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071074)水产科技情报2003,30(1)l7域。单位水体养殖对象在不危害环境。保持生态系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上海、湖北等地亦开始统相对稳定、保证经济效益最大,并且符合可持续了研究网箱养鱼的合理密度,但都比较注重产量,发展要求条件下的最大产量。可见,养殖容量的相对忽视持续效应。国内研究具有代表性的是梁含义在不断地被充实、丰富,越来越趋于完善。萌等¨(1997)对黑龙滩水库网箱养殖容量的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环境的不稳定,养殖容量探讨,该文提出了优化措施。并非是一个常数,而是随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2.研究方法具有明显的动态性。但是,养殖容量也能随着养从大量文献资料来看,国际上有关养殖容量殖方式与养殖技术的改进而得到扩充。因此,养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殖容量并不是固定不变的,通过改善养殖方式、优(1)借助养殖实验区的历史资料和环境条件化养殖技术等手段可以提高养殖容量。来确定三、养殖容量的研究进展及研究根据养殖实验区历年的养殖面积、放养密度、产量以及环境因子的详细记录,推算适宜的养殖方法容量。一个养殖实验区,在多年的常规经营中,养1.研究进展殖产量增加到一定数值后,增长速度变慢,其产量有关养殖容量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及的极值可认为是该养殖实验区的养殖容量。80年代初。1974~1976年,日本北海道大学等Wiegert和Penas—Lado(1982)利用浮游植物受佐吕间湖养殖渔业协同组合的委托,对海水养现存量与贝类生长的相互关系建立了贻贝等的养殖贝类大量死亡的原因进行调查,分析认为是由殖容量模型;法国学者Verhagen等¨(1985)通于放养密度超过了养殖容量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