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尔玛在德国的价格战.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6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沃尔玛在德国的价格战.doc

沃尔玛在德国的价格战.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01年沃尔玛在德国发动了一场声势浩大的价格战,以部分商品的大幅降价的优惠方案向德国零售商阿尔迪等挑衅。阿尔迪作为德国最大的零售商,在受到点名挑战后,没有退缩,也拿出自己的降价方案,积极应战。一、对价格战的看法对于这场价格战,其一,我认为是沃尔玛市场营销定价战略的产物。市场营销定价的目标在于追求最满意的利润、实现预期投资收益率、保持或扩大市场占有率、实现销售增长、阻止新的竞争者加入、维护企业形象、维持生存等。沃尔玛虽然是世界著名零售商,实力雄厚;但它1997年才进入德国,在德国的年营业额刚刚达到55亿马克,还不能与德国最大的连锁食品超市阿尔迪相提并论。对于刚刚在德国市场占住脚的沃尔玛来说,显然抢占市场份额是非常重要的。低价策略,是沃尔玛基于自身优势以抢占市场的结果。其二,这场价格战沃尔玛是大赢家。虽然德国群雄反攻,但沃尔玛凭借其低成本优势及其母公司强大的实力支撑,仅以牺牲部分利润,就可以在这场战争中消耗对手的实力。德国本土的阿尔迪等超市很难解决价格低于进货价的问题,这就意味着在价格战中,它们很有可能必须让出全部利润,甚至还要动用原有资金来应付沃尔玛的挑战。由此,沃尔玛必定成为赢家。而对于消费者而言,虽然在价格战期间,商品大幅降价有利于其购买行为。但价格战不可能一直持续下去,当价格战分出胜负,强者扫荡市场后,价格极有可能重新上升。零售商在价格战的冲击中受损倒闭,也会给消费者的生活带来不便。二、沃尔玛获胜的原因首先,沃尔玛的低成本。沃尔玛的大幅降价,是建立在销售价没有低于进货价的基础上的。而且,一些商品的进货价与销售价之间还有较大空间,这就充分控制住了低价战中的成本。而相比而言,阿尔迪等德国本土超市很难做到低于进货价,在面对沃尔玛的低价策略时只能打肿脸充胖子,以牺牲利润来应对挑战。对阿尔迪而言,这显然不是长久之计,是不利于企业未来发展“的缓兵之计”,如果低价战延续下去,无疑会演变成一场消耗战。所以,如果阿尔迪无法解决成本问题,在价格战上必然失败。其次,沃尔玛母公司雄厚的经济实力是价格战的保障。竞争者是市场营销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化背景下,国内外竞争者有机会平等竞争,但根据经验,面对强大的竞争对手时,本土的竞争者极有可能联合起来对抗非本土的竞争者。沃尔玛发起的价格战,也引起了德国群雄反攻。这样就加大了竞争的难度,如果没有强大的实力作后盾,沃尔玛很有可能在德国本土群雄反攻的情况下失败。再次,沃尔玛在营销中充分利用了购买者的心理因素。沃尔玛打出“这些商品为什么要去阿尔迪买?我们的更便宜!”的广告,充分利用了消费者的求廉的购买动机。另外,它选择大幅降低家庭主妇十分重视的奶粉、面粉、白糖等80种商品的售价,就是针对超市的主要消费者,又针对了人们普遍关注的商品,从而更好的吸引消费者,赢得更多市场。三、零售商对此采取的策略零售商在价格上显然无法与沃尔玛、阿尔迪等匹敌,而价格战针对的并不是所有商品,零售商可以更多的关注价格战以外的商品,以此减少价格战对自身的冲击。除此之外,零售商可以联合起来,组成销售网络,互相合作,内部优化,利用优势,降低成本。改善进货渠道,降低进货价,以获得定价的优势,不在竞争中处于被动地位。零售商还可以从服务方面争取主动权。如免费送货、维修保修、售后服务等,利用附值产品次级消费者购买。2010040323商学院10经济胡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