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大班美术活动蜗牛教案大班美术活动蜗牛教案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班美术活动蜗牛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大班美术活动蜗牛教案1活动目标1.通过观察图片让孩子初步了解蜗牛的构造。2.通过教师的故事讲解,让孩子大胆的发挥想象力。3.告诉孩子要珍惜时间,做一个守时的人。4.作画时细心地蘸色,保持桌面和画面的干净,体验不同形式美术活动的乐趣。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教学重点、难点蜗牛的形体构造,想象力的充分发挥。活动准备课件、记号笔、画纸、油画棒活动过程:一.谜语导入:名字叫做牛,不会拉犁走,要说没力气,没有手、没有脚,拉着房子走。(蜗牛)二.讲故事并提问:《蜗牛与乌龟参加此为婚礼的故事》1.蜗牛为什么刷牙刷这么长时间呢?2.(蜗牛的牙齿是牙齿最多的一种动物,而且它的牙齿都是长在舌头上,一共有两万五千多颗牙齿。)2.你们知道蜗牛是益虫还是害虫呢?(对于农民伯伯来说他是害虫,因为它总是吸取庄稼根部的汁液,可是对于药物学家来说,它就是益虫因为它身上的每一部分都可以做药材。)3.你们想不想让蜗牛去参加刺猬的婚礼呢?可是已经快晚了,怎么办呢?三.教师讲解并示范画出蜗牛的形体1.蜗牛身上的壳2.蜗牛的身体。3.蜗牛的眼睛和头部的构造4.给蜗牛想的办法让它快点到刺猬家发挥想象力。5.在画纸的空白位置添画。四.涂颜色五.展示作品1.律动《蜗牛与黄鹂鸟》六.活动延伸:用橡皮泥捏一个蜗牛教学反思在这节课上孩子的想法很好,因为在平时的课堂中再想象力这方面很注意去调动孩子,我们的孩子是农村的,很少接触在这方面的锻炼和鼓励,在这节课中很多的孩子都大胆的画出了蜗牛的壳,壳画完时,我鼓励孩子大胆的说这像什么?有的说:像棒棒糖、有的说:陀螺······通过这样的提问后孩子的思维好像不那么拘谨了,特别是在给蜗牛想办法的时候,他们的思维更活跃了,有的说:给他一辆摩托车、有的说:给他弄个降落伞、有的说:给他一个火箭、我接着引导:给他一个哪吒的风火轮····你一言我一语说出了好多,在这节课中孩子的兴趣一直很高,所以,在这节课中我觉得还是比较成功的。我自己感觉孩子的可塑性很强,只要我们老师大胆的给孩子空间、让他感觉到无拘无束,那么,他们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会显著提高,我还要继续的去努力!小百科:蜗牛并不是生物学上一个分类的名称,一般是指腹足纲的陆生所有种类。一般西方语言中不区分水生的螺类和陆生的蜗牛,汉语中蜗牛只指陆生种类,而广义的蜗牛还包括巨盾蛞蝓。大班美术活动蜗牛教案2活动目标:1.鼓励幼儿大胆想像,并通过语言、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2.能关注周围的生命,养成积极的生活态度。3.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4.养成大胆用色、均匀涂色的良好习惯。活动准备:1.经验准备:观察蜗牛的外貌特征,了解蜗牛的生活习性。2.背景图:大树和草,毛毛虫和菜地,花园和蝴蝶。3.环境布置:蜗牛图片、蜗牛生活背景、幼儿观察记录。4.材料:各色粘纸、橡塑纸、白纸、油画棒等。5.电教器材:视频仪、录音机。活动过程:1.听一听(1)交待故事名称——小蜗牛不见了。(2)放录音——自编童话故事《小蜗牛不见了》,边讲边通过视频仪出示背景图。2.说一说(1)引出主题:故事里的小蜗牛去旅行,可高兴了。咱班自然角的小蜗牛丢了,小朋友都很着急。其实它也去旅行了,旅行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啊。你们想一想,咱班的小蜗牛可能到哪里去旅行呢?它会碰见谁,看到什么,遇到什么事呢?(2)幼儿围绕这几个问题,找好朋友一起讨论。老师走到幼儿中间,倾听他们的想法。(3)全班幼儿一起交流。3.画一画(1)引导幼儿将自己的想法用两人合作画的'方式画出来(介绍提供的材料),鼓励幼儿大胆表现。幼儿自由合作并按自己的意愿选择需要的材料。(2)幼儿绘画、粘贴。老师细心观察,根据幼儿的实际需要给予适当的支持、帮助和指导。4.讲一讲(1)引导画完的幼儿讲画。你们的小蜗牛去哪儿了?幼儿拿着自己的画,把小蜗牛去旅行的经历讲给老师、小朋友听。(2)展示评价作品,表扬用多种形式表现画面的幼儿。活动反思:首先,把握教学目标,三年级学生的科学课堂,知识获得固然重要,掌握知识如何获得的过程更为重要。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上,应该以学生自己动手观察为主,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课堂常规,为高年级段科学课打好基础。其次,在课堂中,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讨论、发言。不能只要学生说出教师所希望听到的内容之后就立刻打断。有时课堂纪律差,学生会在座位上说话有两种可能:一是,教师的课堂气氛没调动好,学生不感兴趣,转而讨论课堂外的问题;二是,学生对教师所讲的有思考,但是没有机会发言,学生找不到抒发的机会只能和周围的同学说话。最后,要把课堂常规的培养融入每一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