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开展“十二五”发展规划评议工.doc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260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开展“十二五”发展规划评议工.doc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开展“十二五”发展规划评议工.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9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PAGE-19-渝教办计函〔2012〕92号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开展“十二五”发展规划评议工作的通知各区县(自治县)教委(教育局)、市属高校、委直属中小学:为认真贯彻落实《重庆市中长期城乡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重庆市教育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根据2012年教育工作要点部署,探索建立科学的规划评议制度,促进全市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上新台阶,如期实现“十二五”发展目标,经研究,决定对各区县(自治县)、市属高校、委直属中小学“十二五”发展规划开展评议工作,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评议对象各区县(自治县)教育行政部门、市属高校、委直属中小学。二、评议内容遵循发展性、主体性、合作性、阶段性和激励性等原则,从基础指标和发展指标两大模块,兼顾区县(自治县)、市属高校和委直属中小学的共性要求和个性特征,分别设置区县(自治县)、市属高校和委直属中小学“十二五”发展规划评议内容。区县(自治县)、市属高校和委直属中小学“十二五”发展规划评议具体内容分别见附件1、2、3。三、评议时间、地点及参会人员评议时间为4月—7月。4月对部分区县(自治县)、市属高校、委直属中小学进行试点评议,具体评议时间和地点见附件4《重庆市区县(自治县)、市属高校、委直属中小学“十二五”规划试点评议工作安排表》,如有调整,以市教委发展规划处电话通知为准。5—7月对其他区县(自治县)、市属高校、委直属中小学进行评议,具体评议时间和地点另行通知。区县(自治县)、市属高校、委直属中小学参加评议会人员为各区县(自治县)教委(教育局)、市属高校、委直属中小学主要领导、规划编制主要人员及有关人员。参会人员回执单于4月20日(星期五)18:HYPERLINK"mailto:00前反馈到sjwfzghc@163.com"00前反馈到sjwfzghc@163.com邮箱,联系人:李代文,联系电话(传真):60393056。四、评议方式(一)各区县(自治县)、市属高校、委直属中小学分别对照评议指标,认真开展自查工作,巩固成果,查找差距,分析原因,采取切实措施加以改进,做到以评促学、以评促改、以评促发展。各区县(自治县)、市属高校、委直属中小学要对照评议指标逐项打出自评得分。自评得分表一式10份,在报到时交评议组工作人员。(二)各区县(自治县)教委(教育局)、市属高校、委直属中小学主要领导汇报“十二五”规划编制情况、主要内容及实施情况等。各区县(自治县)、市属高校、委直属中小学汇报时间为60分钟左右,制作成多媒体展示,并带汇报书面材料和规划正式文本均一式10份,报到时交评议组工作人员。(三)评议组专家提问。(四)区县(自治县)、市属高校、委直属中小学回答提问。(五)评议组专家汇总评议情况。(六)评议组反馈评议意见。五、组织实施市教委委托市教育评估院对区县(自治县)、市属高校、委直属中小学“十二五”发展规划进行评议。评议由市教委领导带队,评议专家由5—7名组成。附件:1.重庆市区县(自治县)教育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评议指标(试行)2.重庆市属高校“十二五”发展规划评议指标(试行)3.重庆市教委直属中小学“十二五”发展规划评议指标(试行)4.重庆市区县(自治县)、市属高校、委直属中小学“十二五”发展规划试点评议工作安排表5.重庆市区县(自治县)、市属高校、委直属中小学“十二五”发展规划评议工作会参会人员回执表二○一二年四月十四日附件1:重庆市区县(自治县)教育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评议指标(试行)类别评议内容评议要素自评等级得分专家评分ABCDE基础指标(100分)基础指标(100分)1.现状分析(15分)1.有对“十一五”时期取得成绩的客观总结。(2分)2.有对“十一五”时期存在不足的准确分析。(3分)3.有对“十二五”时期面临形势的正确判断。(5分)4.有对区县域教育改革发展关注的基本态度。(5分)2.目标定位(20分)5.依据国家发展战略的部署要求、教育的发展规律和区县实际情况,科学确定目标定位。(7分)6.目标体现阶段性、递进性和自身特点,可操作、可检测。(6分)7.目标体系完整合理,任务分解落实明确,工作措施具体可行。(7分)3.发展任务(25分)8.体现国家、市中长期规划纲要以及市教育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精神。(7分)9.对教育规划用地、学校布局结构、经费投入、学校领导班子建设、教职工编制等有明确的发展任务。(7分)10.抓住关键,找准突破口,明确未来五年重点发展领域。(6分)11.进一步凸显优势,凝练区县域教育特色,步入内涵发展轨道。(5分)4.保障措施(25分)12.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有明确的组织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