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与生活.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92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经济学与生活.doc

经济学与生活.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經濟學與生活2010期中考試題一、是非題(30%)(F)機會成本就是當你選擇做一件事情時,必須付出放棄做其他事情的價值總和。(F)財貨本身價格發生變化時,會使得整條需求曲線發生移動。(F)美國發生狂牛症病例,使得人們對美國牛肉的需求量減少。(F)汽油的價格上漲,汽車的需要減少,則兩者互為替代品。(T)水比鑽石的價格低,是因為水的邊際效用比鑽石的邊際效用低。(F)完全競爭市場上,買賣者都人數眾多,而且其產品品質均一樣,但廠商無法自由進出市場。(T)假設生產技術不變,以一定資源來生產兩種財貨,所能生產之最大產量的組合軌跡為生產可能線。(T)亞當斯密所謂「一隻看不見的手」是指價格制度。(T)某財貨之價格上漲30%,而其需求量下降2%,則其價格彈性為1/15QUOTE。(T)若所得彈性係數的符號為負,則此財貨為劣等財貨。(F)當替代品越多,則商品的價格彈性就會愈小;當替代品越少,則商品的價格彈性就會愈大。(T)「消費者剩餘」,就是消費者願意支付的最高價碼與實際支付價款的差額。(T)某一商品的邊際效用是指每增加一單位商品消費所引起的效用增加額。(T)高速公路開通後,運豬成本降低了,對豬業廠商而言,係發生了外部經濟。(T)完全競爭廠商的短期供給曲線,為短期平均變動成本(AVC)最低點以上的SMC線。二、選擇題(30%)(A)所謂「需求量」是指下列何者?(A)在某一定價格下,消費者願意而且有能力購買的數量(B)能使購買者獲得最大滿足的數量(C)購買者在市場上所能買到的數量(D)市場上所有可供出售的數量。(D)消費者對某物品的需求量在價格由$0.8升至$1.2時,由110個單位減少為90個單位,則其需求彈性等於:(A)3.5(B)1.5(C)2.5(D)0.5。(C)下列何種情形,不會使需求發生變化:(A)消費者偏好改變(B)消費者所得改變(C)生產技術改變(D)消費者預期改變(B)若供給曲線本身即為一直線,而且通過原點則此供給曲線必具有固定彈性,而此固定彈性係數:(A)大於0(B)等於1(C)等於0(D)大於1。(A)如果需求增加,供給增加,則:(A)交易量增加,但價格變化未定(B)交易量減少,但價格變化未定(C)價格將上升,但交易量變化未定(D)價格將下降,但交易量變化未定。(B)生產可能曲線上每一點皆表示:(A)生產技術不固定(B)資源已充份利用(C)資源作最有效使用但未達技術效率(D)生產成本遞減。(C)假設一個國家只生產香蕉及蘋果兩種財貨,而此兩種財貨的生產可能線是一直線,則代表(A)其邊際機會成本遞增(B)其邊際機會成本遞減(C)其邊際機會成本為一固定常數(D)生產香蕉的邊際機會成本遞減,但生產蘋果的邊際機會成本遞增。(A)農產品因天公作美而豐收,結果農民反而慘賠,則表示農產品的需求價格彈性:(A)小於1(B)大於1(C)等於1(D)無限大。(C)若交叉彈性為負,則:(A)二物互為替代品(B)二物為劣等財(C)二物為互補財(D)二物為季芬財。(B)假設QUOTE小於QUOTE,為了滿足效用極大,消費者會:(A)多買X少買Y(B)多買Y少買X(C)當QUOTE下降時多買Y(D)當QUOTE上升時少買X。(D)下列何者會使廠商的獨占力越大:(A)更多的替代品出現(B)更多的廠商加入生產(C)廠商為市場價格的接受者(D)產品的差異性越大。(D)獨佔廠商面對兩個不同市場,應該如何差別取價,才能獲得最大利潤?(A)市場大的訂價高(B)市場小的訂價高(C)需求價格彈性大的訂價高(D)需求價格彈性小的訂價高。(D)下列何種廠商只能按照市場價格來出售產品?(A)獨占廠商(B)寡占廠商(C)獨占性廠商(D)完全競爭。(A)關於公共財的特性,以下何者為真?(A)有共享與不可排他性(B)有獨享與排他性(C)有獨享與不可排他性(D)有共享與排他性。(B)下列何種情況下會使得社會的資源達到最有效的境界?(A)當市場為獨占時(B)完全競爭下的市場均衡時(C)有外部性存在時(D)不完全訊息存在時。三、問答申論題(40%)試解釋說明什麼是經濟學(Economics)?總體經濟學(Macroeconomics)?個體經濟學(Microeconomics)?試畫出經濟行為循環圖,並說明廠商與家庭在循環中所扮演的角色?因應大學畢業生就業困難,行政院提出以22K月薪政策協助就業,試畫圖說明這項政策工具的利弊得失。若為25K月薪,是否會更好?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