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梅花香自苦寒来——在国培短期集训中我的成长历程——在国培短期集训中我的成长历程在国培短期集训中江西省南康市第五中学黄小华我在过去的十多年的物理教学中,从当初的热情高涨、气势昂扬,到总结、反思、改进,经历了一个自信、质疑、反思、改进、再反思、回归相对理性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对物理日常教学尚处在调整、提升阶段,现在经过三个多月的国培,特别是这十天的短期集中培训,让我收获颇丰。下面我就这期间个人的成长历程随便说一说。一、坚定为教育事业献身的志向,努力把自己修炼成一个优秀的人民教师坚定为教育事业献身的志向,开班第一天,听了徐章英老师的演讲,我深受感动,他们夫妻从58年华东师大大学一毕业,就参加到教师的队伍中,从西藏,新疆,再到江西,一干就是几十年,退休后仍然在教学第一线,进行教育教学的研究,徐老师在七十多岁与癌症顽强斗争后,立马又投身到教育事业的工作中,他们这一对年龄加起来超过了150岁的夫妻,对教育事业的这份热爱,这份执着,深深的打动了我,激励着我,使我更加坚定立志把教育作为毕身的事业来做,我要把徐老与顾老作为我的榜样,把一身心血倾注于教育事业之中,努力把自己修炼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民教师。在集中培训中听了这么多专家讲如何做一个合格、优秀的初中物理教师,名师不是“打造”出来的,而是“修炼”出来的。这真是讲到点子上了,这么多专家的演讲让我深感他们学术底蕴的厚实,这能“打造”出来的吗?没有日积月累的“修炼”能有这么深厚的学术水平吗?我决定在自己专业成长过程中,应该自觉加强三项修炼:1、愿景修炼:即不断追求卓越,使自己成为一个永不停歇的行者。物理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跨越教学技能、教学模式、教学境界三个台阶。其中,在教学境界方面,从教育是发展和完善人格的根本目的和物理学科的最大特点看,真、善、美是物理教师追求的最高境界。即理想的物理教学应该达到“求真”的科学境界,“向善”的人文境界,“臻美”的艺术境界。2、学术修炼:即提升学术修养,使自己成为一个孜孜不倦的学者。物理教师要做到有底气,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有眼界,具有宽广的学术视域;有根底,拥有丰厚的文化底蕴。3、心智修炼:即学会哲学思考,使自己成为慧眼独具的智者。物理教师要回溯到教育的原点,运用哲学的观点和方法,对教育现象、教育问题、教育本质进行寻根究底的反思。“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这三项修炼目标,虽然短时间内达不到,甚至可能是一辈子都达不到,但我将以毕生的精力朝这个目标而努力。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认识误区中走出、从矛盾中解放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认识误区中走出、误区中走出从实施新课标开始,有些矛盾就一直在困扰着我,并且随着新课程标准的进一步实施,不断有新的矛盾产生,有些矛盾与疑问在不断的反思、探索、以及与同行的交流中解决了,但有些矛盾却是一直困扰着我。直到这次集中培训,专家们的精辟分析,经典案例的举证,让我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还有些自以为以往解决了的问题,其实还存在不小的问题,看起来还不错的经验,其实是对学生的教育是起着反向的作用。传统教学的代表是讲授式教学,即教师通过语言、板书向学生描绘情境、叙述事实、解释概念、论证原理和阐明规律的教学方式。我们绝大多数人做学生时都是从这种教学方式中过来的,人们称之为灌输式教学、填鸭式教学等。实施新课标的一个重点是探究式教学:——《标准》中的科学探究,是一种学生自主探索科学规律作为活动线索的教学方式。由于在实施新课程过程中,每个地方每个人都在强调探究式教学及其优点,批判讲授式教学的缺点,好象是如果进行了讲授式教学,没有进行探究式教学,就等同于没有实施新课程标准。但是让我困惑的是,如果进行探究式教学,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结果只完成了教学任务中的很少的一部教学任务,很多教学任务无法按时完成。所以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是在保证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下,尽量实施探究式教学。这让我觉得自己不是一个合格新课标的执行者,是一个不合格的老师。平时我也观摩过一些新教师的课,他们认为自主探究学习就是放手让学生自由地学习,独自去探究,教师可以省些心。一堂课下来,看起来学生热热闹闹的,但教师从一开始就没有安排组织好教学,教学中也未给予必要的引导或指导,学生的探究过程无措无序。教师对课堂调控力又差,本身也手忙脚乱,探究结果也仅以知识点总结告终,让我觉得学生只充当新教材的过场客而已;还勰恍?较有经验的教师上的课,有的“换汤不换药”,让我觉得课堂上只是在进行一种探究形式、表象而已,实质是教师指导学生按部就班做实验,学生在此过程中并不是探究的主体,没能达到探究过程中的目的。这样不指导就乱,指导又不是真探究,这个矛盾也一直困扰着我。听了黄恕伯老师的演讲,如醍醐灌顶,让我幡然醒悟,也让我在今后的教学中有了底气。黄老师用唯物辩证法对这两种教学方式进行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