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整合的研究(.docx
上传人:13****8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1MB 金币: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整合的研究(.docx

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整合的研究(.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整合的研讨“第四届全国化学教师教育学术研讨会”学术交流论文,陆真:HYPERLINK"mailto:zhlu@njnu.edu.cn"zhlu@njnu.edu.cn,025-83598975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高中新课程(化学)实践中教学策略、模式和优秀案例的研究(课题批准号:D/2006/01/093),南京师范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资助课题(2009)的研究成果。——化学新课程实施的探索陆真(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课程与教学研讨所江苏南京210097)摘要根据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情况,论文对近年来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整合研讨的次要领域:网络课程、思维和学习方式二个方面的研讨与成果进行了总结。提出了教师主导和先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和模块化自主—探究式网络课程结构,并以“物质的量”内容为案例介绍了课件的制造过程;运用思维导图和MindManager在中学进行了教学实践,观察了它对先生化学学习成绩的影响。研讨与运用结果表明,在化学课程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可以有效地支持教师教学和克服困难,同时激发先生对化学的学习兴味,构成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效率和成绩,达到提高先生科学素养的课程目标。关键词信息技术化学课程整合网络课程思维导图科学素养0前言新世纪以来,中国基础教育对课程设置、体系和课程目标等进行了全面的改革。强调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去实现课程的教育功能和目标,对理科课程而言,更加明确地要求以培养先生科学素养为宗旨,提倡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学习方式。(200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全新的课程结构、标准和教材体系需求更多、更加有效的教学技术、信息资源、互动方式和及时有效的评价,并以信息技术作为平台来支持这场教育变革。在化学课程中,要求有效地运用信息技术来支持科学探究教学和教学目标的实现(2003,《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信息技术与科学和化学课程如何进行有效的整合成为研讨和实施的热点,并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地深入。成为20多年来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次要内容。当前,教育信息化发展进入了第二阶段。强调教育信息化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并要通过与课程和教学的整合来有效的提升学科教学质量与先生的综合素质。通过教育信息化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来实现教育质量提高跨越式发展。在基础教育领域,面临严峻的挑战是“教育信息化能否显著提升学科教学质量与先生的能力素质”的问题。其核心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探索有效的整合的途径和方法是当前教育信息化能否健康、深入、持续地开展下去的命脉所在。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是: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来建筑一种新型教学环境,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先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方式(何克抗,2005)。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整合的目的是:运用信息技术创造新型的化学教学环境,构建以先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型课堂教学结构。与中学化学教师共同探索符合中国实际情况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理论和有效的模式。达到毕竟培养化学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标。整合的研讨思路是:·在教学论思想的指点下,进行学科教学特征、探究学习所需的技术过程和支持环境建构的研讨;·教学设计和教学策略、教学模式进行研讨;·在化学课程和教学层面上进行整合的实践运用探索。我们在“自主——探究型”网络系列课程的设计、制造、运用的研讨;信息技术支持下新型学习和思维方式的运用研讨等方面进行了整合的实证研讨。1.自主——探究型网络学习课件的设计与实现是以Web技术为基础研制的网络教学课件,包含各种学习资源与练习、评价,其学习内容及方式丰富灵活,适合于先生开展自主—探究性学习。1.1自主——探究型网络课程的设计构成自主——探究型网络课程由教和学两个部分组成。教的部分以教师为主体,学的部分以先生为主体。两个部分相互联系和作用,构成自主探究的互动教学过程,。1.1.1教师主导过程的设计教师主导过程设计结合网络教学的特征、先生的认知心思发展水平、先生的信息素养水平等要素,次要环节为:1.1.2先生自主学习过程的设计先生自主学习过程的教学设计次要环节为:1.1.3课件结构模块化课件次要模块分为:预备知识模块、探究学习模块、思考与活动模块、站内搜索模块、软件支持模块、在线讨论模块等。根据需求进行组合,集成制造成所需的网络教学课件。1.2自主——探究型网络课件的制造案例简介以必修1教材中的《物质的量》为案例。1.2.1课程教材分析“物质的量”amountofsubstance是一个国际单位,作为一种物理量,它将必然数目的原子、分子或离子等微观粒子与可称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