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两型社会的“节约”与“友好”武汉市和平公园管理处宋晶武汉城市圈点击率最高“两型社会”试验区可谓今秋热门的词汇之一。正准备轰轰烈烈地迎接东部产业转移巨浪,武汉城市圈又被赋予了“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试验的定义。“两型社会”是由中国改革发展阶段新的矛盾、问题、目标所决定的,是武汉城市圈建设的理性选择和期盼。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试验区建设主要目标,是把武汉城市圈建设成为全国宜居的生态城市圈,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现代服务业中心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成为与沿海三大城市群相呼应、与周边城市群相对接的充满活力的区域性经济中心,成为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的典型示范区。立足我国经济发展的新阶段。从我国经济发展来看,改革开放30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获得了长足进步,已经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中国经济已经成为全球第四大经济体,进入了大国经济时代。我国在取得现代化建设伟大成就的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环境资源制约日益严峻,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矛盾日趋尖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成为突出的主题。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采取有利于资源节约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通过节能、节水、节地、节材等方式,在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环境友好型社会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侧重强调生态保护和环境污染治理,以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发展循环经济为动力,建设生态文明,构建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社会体系,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概念是什么?什么样的社会形态属于环境友好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树立科学发展观,进行法规建设、制度建设、政策和机制建设,发展科技和文化,并且制定和实施切实可行的行动计划。环境友好型社会意味着要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各个环节遵从自然规律,节约自然资源,保护环境,以最小的环境投入达到社会经济的最大化发展,形成人类社会与自然不仅能和谐共处、可持续地发展,而且形成经济与自然相互促进,建立人与环境良性互动的关系。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对社会经济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之间关系的高度概括性描述。其主要内容包括:有利于环境的生产和消费方式;无污染或低污染的技术、工艺和产品;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无不利影响的各种开发建设活动;符合生态条件的生产力布局;少污染与低损耗的产业结构;持续发展的绿色产业;人人关爱环境的社会风尚和文化氛围。与资源节约型社会相比,环境友好型社会更为关注生产和消费活动对于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但又与资源节约息息相关。资源节约型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包括资源节约观念、资源节约型主体、资源节约型制度、资源节约型体制、资源节约型机制、资源节约型体系等。资源节约观念。观念是行动的先导。资源节约观念是指人们从节省原则出发,克服浪费,合理使用资源的意识。节约意识(观念)作为客观存在的反映,是建立在对资源严重稀缺的认识基础上的。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必须在全社会树立节约资源的观念,形成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社会风气,养成人人都乐于节约一张纸、一度电、一滴水、一粒米、一块煤的良好习惯。资源节约型主体。资源节约型主体主要包括:资源节约型政府、资源节约型社会团体、资源节约型军队、资源节约型企业、资源节约型事业单位、资源节约型家庭等。其中,资源节约型企业是指既追求企业生产成本节约又兼顾企业生产的社会成本节约,既考虑企业自身效益又兼顾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既考虑当前利益又兼顾长远利益,能使企业自身效益与社会效益之和达到最大值,使企业生产成本和社会因企业生产而必须支付的社会成本之和达到最小值的企业。资源节约型制度。资源节约型制度是约束人们浪费资源,规范人们合理使用资源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法律制度以及有关道德规范等相互联系、互为补充的各种制度的总称。资源节约型体制。资源节约型体制是资源节约型制度的实现形式和组织方式,包括资源节约型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法律体制等。资源节约型机制。它是资源节约型制度、体制在经济运行过程中形成的互为关联、相互作用、彼此约束、协调运转的各种机能的总和。用系统论的观点来看,资源节约型机制是一个大系统,它通过资源节约型管理系统来具体运作。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子系统:资源探测管理系统、资源开采管理系统、资源加工管理系统、资源运输管理系统、资源消耗预警系统、资源使用监测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