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当前农村教育现状的几点思考.doc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7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关于当前农村教育现状的几点思考.doc

关于当前农村教育现状的几点思考.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关于当前农村教育现状的几点思考威远县龙会中学丁又我国人口数量的70%在农村,他们的教育问题是影响整个国家教育发展水平的关键所在,甚或影响到整个经济社会发展进程,这当不是危言耸听。党中央、国务院历来十分重视农村教育,采取了很多措施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扶持力度,农村教育取得了巨大的、历史性的成就。但是由于经济社会的历史原因,特别是长期的城乡二元结构的现实影响,加之一些地区自然条件比较差,从总体上来看,农村教育落后的面貌尚未得到根本性改变。一、农村教育现状及成因(一)生源逐年减少。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广大农民在国家惠农政策的激励下,生活日渐宽裕起来,为了使孩子能有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越来越多的农村家长把孩子送进城镇读书,这是现在农村生源逐渐趋少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农民在土地上的收益越来越少,很多的农民进城务工,成为城市化进程中的一股主要力量,这一部分孩子跟随父母打工进入城市,也是造成一些农村学校的生源急剧下降的原因。部分家长教育观念陈旧,尤其是偏远山区的家长关心的不是学生的成绩,而是学生能不能尽早替家里分担经济上的困难,这也是一方面的原因。农村教育原本落后,在校生锐减后公用经费投入减少进一步拉大城乡教育差距,从而导致更多的农村学生涌向城镇求学,形成恶性循环。(二)师资力量薄弱。目前农村学校师资队伍呈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上世纪70-80年代由民办转为公办的,现在都已五十岁左右,许多学校四十五岁以上教师占总数的70%以上;二是语文、数学科目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80%,音体美、英语教师十分缺乏;三是近年来毕业的一批具有本、专科学历的新教师,教学经验尚有待积累,由于编制限制,部分人进不了教师队伍,少数即使进了农村学校,往往也难扎根,通常是干了几年,在教学上比较成熟了,就设法离开农村学校;四是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流失严重,有的学校已经没有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造成这种状况,一方面是因为城区学校待遇高,教师要求调往城区;另一方面,只要是在教学上有闪光点的教师,城区学校都会想方设法来“挖”走。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农村环境及生活条件较差,不能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三)硬件设施滞后。与城市相比,农村学校教学设施陈旧,教学设备缺乏,严重地限制了教师教学,从而影响教学质量,阻碍学生拓展知识面。农村学校图书陈旧,试验、电教仪器不完备,多媒体设备缺乏,学生计算机比例远远低于城区学校。有些学校,虽然配备了少量多媒体教学仪器,但由于缺少必要的维护和仪器的落后,不少课程都无法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所谓现代化的教育设施成了摆设。(四)辍学之风抬头。在一些地区新的“读书无用论”有所抬头。辍学的学生基本上都是20世纪90年代出生的那一代,他们的父母有的过去还能读到高中毕业,而他们之中有数量可观的人初中还没有读完,由此导致的劳动者文化素质的下降对未来中国发展的影响,确实令人担忧。有社会学家指出:“在一些地方已经出现了明显的因教致贫、因教返贫现象。某省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由于教育因素返贫的农户,占返贫总数的50%。”农民寄希望于教育使他们的子女另寻出路的想法靠不住了,于是“读书无用”、“辍学”之风抬头。二、发展农村教育的几点建议(一)各级政府要切实履行义务,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农村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以后,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放到党员和群众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文化技术教育上来,放到办好本村本乡的教育事业上来。中央认为,在新的经济和教育体制之下,各地将有充分的可能发挥自己的经济和文化潜力,加快教育事业的发展”。为此,乡(镇)人民政府及所辖各村民委员会必须担负起本行政区域实施《义务教育法》、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责任,具体组织领导本区域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工作,切实巩固和提高普及初等教育成果。(二)合理规划校点布局,为学生创造上学条件。学校应在人口密集的地方开办,撤销人口稀少地点的教学点,把力量集中在人口密集地点开办住宿制学校。这样解决了一部分因父母外出务工流失的学生跟父母走的问题,也节省了师资等办学成本。(三)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农村税费改革促进了农村义务教育投入问题的根本解决,初步形成了“政府办学、经费保障、因地制宜、加强管理”的农村义务教育投入机制。近年来,中央财政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支持明显增加。但是政府的投入与农村教育欠帐之间的矛盾仍比较突出。有资料表明,我国人口多、教育规模大,国家整个教育经费投入,相比世界发达国家明显要少。从国内比较,城市教育经费远比农村充裕。教育发展的最大制约,就是经费短缺。体现教育公平的第一要素,就是经费投入的平衡!因此,农村教育要尽快走出低谷,真正实现根本振兴,要确立国家及地方各级政府经费投入主渠道、并相对于过去明显加大投入等政策。就目前农村学校的困窘状况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