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前“留守儿童”现状的分析与思考.doc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3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对当前“留守儿童”现状的分析与思考.doc

对当前“留守儿童”现状的分析与思考.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对当前“留守儿童”现状的分析与思考肥东三中陈光新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农村富余劳动力纷纷外出务工。尤其是一些年轻的夫妇一同出门,长期在外谋生,将自己的未成年子女留在家里,交给年迈的父母或亲戚朋友照管,成为“留守儿童”。在我班“留守”孩子这一群体占全班学生的45%,他们的受教育状况不容乐观。他们得不到父母超脱关爱,也受不到正常的家庭教育,有的还引发了些社会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在此,笔者就对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及其所应采取的对策作一点粗浅的思考。一、留守儿童成长中呈现的主要问题及原因留守儿童的父母外出务工,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家庭的经济状况,增强了对留守儿童生活和学习费用的支付能力。相对于非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的生活自理自立能力、适应环境能力、吃苦耐劳能力都有明显较强的优势。但是,父母长期外出打工,导致影响儿童健康成长的教育、生活、心理、道德行为、安全等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一)学习问题。那些有祖父母隔代抚养的孩子,由于他们的文化水平较低,无法在学习上得到帮助和指导。绝大多数农民工选择背井离乡外出打工是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家人的生活越来越好,让孩子能有条件上好学,接受好的教育,日后有出息,不再走自己的路。但往往事与愿违,有调查表明,留守儿童大多数成绩中等或中等偏下。当然一部分留守孩子学习认真,但外出父母的期望值过高,孩子学习压力大,一旦遇到挫折就容易一蹶不振;一部分儿童由于自控力差,无人督促学习,再加上受外界的影响,认为学习与否都一样,对学习毫无兴趣。留守儿童正处于学习的黄金时期,理应在良好的家庭和社会环境中接受完整的教育,在学业上不断取得进步,但由于缺乏父母有效的监管,留守学生难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经常发生不完成家庭作业、逃学、辍学等现象。根据我带的历年学生调查结果,农村中14周岁的留守儿童在校率仅88%,在初中辍学学生中,留守学生所占比例较高。成绩中等偏下和较差的占60.4%,91%,成绩优良的只有6%。尤其值得重视的是,一些留守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成为流失学生中的新群体。另据我对九年级3个班去年期末考试成绩测算显示:留守儿童在学习成绩方面与非留守儿童存在很大差异,留守儿童学习成绩的平均优秀率仅为4.8%,而非留守儿童则高达16.7%。留守儿童在学习方面的差距表明,这一年龄段的儿童正处于独立人格逐渐形成阶段、社会化进程的关键时期,学习的自觉性还没有稳定地形成。因此,父母的关爱、监管以及必要条件的提供是孩子在学习上取得进步的重要前提。(三)心理问题。“对一些留守儿童来说,父母亲成了一个失去血肉和情感的文字符号。”“缺失父母”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成长带来巨大困惑,情感孤寂成为了留守儿童最大的问题。由于常年与父母相隔,许多孩子在情感上与父母产生了真空。而对于那些年幼的孩子来说,过早的父母亲情的缺失,可能给其带来心灵上的伤害,寄人篱下的生活体验,又会使一部分儿童心理出现偏差,甚至造成心理疾病,有的孩子与家人产生陌生感。内心的封闭,情感的冷漠,甚至行为的孤僻等也不同程度的存在,家长无法了解子女的想法、心理的变化。亲情的缺失甚至使一部分儿童对父母产生怨恨的情绪,使“代沟”加深,留守儿童有烦恼没有正常交流发泄的途径,比较容易走极端,造成心理抑郁,性格孤僻,对以后的人生发展都会产生了不良影响,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极为不利,常引发种种心理问题。(四)道德行为问题。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缺乏道德约束,一些留守儿童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道德品行,出现行为偏差。据我带的历年学生调查发现,13%的留守儿童平时有说谎的习惯;15%的人有过偷人钱物、破坏公物、抽烟喝酒等不良行为。据统计,历年刑事犯罪中有近20%的青少年为这类孩子。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家长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有重要的引导作用,往往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儿童的许多行为习惯,道德素质都是在家庭中形成的。由于不能和父母在一起,缺乏及时的指点和帮助,一些错误的行为和做法不能及时得到纠正,容易养成一些不良的习惯和道德品行。监护人对留守儿童管理不到位,缺乏及时有效的约束管教,只要不犯大错,对孩子的行为都采取认可态度。孩子的生活、学习无人督促,造成行为偏差。留守儿童价值观念扭曲,父母在外无法照顾孩子,会产生内疚感,便会在金钱上进行补偿,而对子女的伦理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太少,极易形成孩子功利主义价值观和享乐主义人生观,养成好逸恶劳,奢侈浪费乱花钱,摆阔气的陋习,并直接导致“读书无用论”、“拜金主义”等错误思想抬头。调查发现,部分留守儿童已产生了厌学情绪,认为读书无用,自己父母也没读什么书,同样挣钱。部分学生开始把人生发展方向定位为打工挣钱,热衷于吃喝玩乐;在学习中往往缺乏进取心和刻苦钻研精神,得过且过,不求上进,成绩持续下降。(五)安全问题。部分留守儿童因父母不在身边,经常受到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