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十三章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第一部分本章综述第一节国际形势的发展及特点一、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不同的时代,具有不同的时代主题。科学认识和准确把握时代主题,是制定正确发展战略和内外政策的一个重要前提。1.毛泽东对二战后的国际形势的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战争与和平问题成为国际社会所面临的突出问题。毛泽东分析战后国际形势,指出世界反动力量确在准备第三次世界大战,战争危险是存在着的。但是,世界人民的民主力量超过世界反动力量,并且正在向前发展,必须和必能克服战争危险。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密切关注世界上各种力量的消长和各种矛盾的变化,在战争与和平问题上,继续坚持新的世界大战既有可能发生也有可能防止的两点论。在科学分析战争与和平问题的基础上,毛泽东在20世纪60、70年代先后提出了两个中间地带理论和三个世界的战略。所谓两个中间地带理论是指,在美国和苏联之间,有两个中间地带:指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是第一个中间地带;欧洲、日本、北美加拿大、大洋洲是第二个中间地带。这个理论,不仅对我国发展与亚、非、拉国家友好关系,而且对于改善同第二中间地带国家的关系都有积极意义。所谓“三个世界”的理论是指,美国、苏联是第一世界;中间派,日本、欧洲、澳大利亚、加拿大,是第二世界;亚洲(除日本外)、非洲和拉丁美洲是第三世界,中国永远是第三世界。这个理论对于我们团结世界人民反对霸权主义,改变世界政治力量对比,改善我们的国际环境,提高我国的国际威望,起了重要的作用。2.邓小平对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的新判断20世纪70年代末以后,邓小平对变化的世界形势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提出了对时代主题的新判断。1985年,邓小平进一步指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东西南北四个字。南北问题是核心问题。”《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1987年党的十三大确认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这一深刻论断。邓小平对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的判断,其基本点是:第一,世界大战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可以避免,我们有可能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环境;第二,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带有全球性的战略问题,是东西方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矛盾全局的集中体现;第三,和平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世界和平是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的前提条件,各国的共同发展则是保持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第四,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并不意味着这两个问题已经解决。要清醒地看到,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一个都没有得到解决,还需要各国人民长期不懈的共同努力。进入新世纪后,虽然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世界的主题,总体和平、局部战争,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将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际局势发展的基本态势。因此,2005年9月,胡锦涛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进一步明确指出,要和平、促发展,谋合作是时代的主旋律;共建和谐世界为我们全人类的共同目标。3.确立和平与发展作为时代主题的意义第一,时代主题的判断是对马克思主义时代主题观的重大发展。第二,对世界主题——和平与发展——的科学判断,为我国制定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提供了科学的依据。第三,为世界人民争取发展、繁荣和稳定指明了方向。二、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1.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世界多极化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对国际关系有突出影响的国家和国家集团相互作用而趋向于形成多极格局的一种发展趋势,是对主要政治力量在全球实力分布状态的一种反映。世界格局多极化是国际关系发展的必然结果,冷战结束以来,虽然世界力量对比严重失衡,但是世界格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地走向多极化。一个超级大国和多种力量并存,是多极化格局最终形成前的较长过渡时期内世界力量对比的基本态势;合作中的竞争和竞争中的合作成为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特征。国际格局走向多极化,是时代进步的要求,符合各国人民的利益。有利于避免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有利于遏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实现各国人民对和平、稳定、繁荣的新世界的美好追求,也有利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抓住机遇、发展自己。2.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世界格局演变的一个重要背景是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趋势和世界多极化趋势相互关联,相互影响。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冷战的结束,世贸组织的建立,信息技术的发展,加快了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经济全球化的主要特征是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的全球化。其本质上是资本的跨国流动,是资本国际循环与周转的形式。科技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经济全球化使各种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优化组合和资源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