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从历代艺术表演形式看《史记》的传播与接受江君内容提要:歌舞表演、说话艺术、杂扮问答、戏剧演出是《史记》传播的四种主要艺术形式。以艺术表演方式传播《史记》呈现出雅俗共赏、与时变迁的特点。艺人们的表演还原、改造《史记》人物、故事,使《史记》更接近人民生活,取得接受者的心理认同,也使《史记》垂诫后世的理性精神得以传承,并以寓教于乐的方式给接受者以文化陶冶。关键词:史记艺术表演接受与传播OntransmissionandacceptanceofShijithroughartperformancesofeachdynastyJIANGJunAbstract:singinganddancingperformance,talkingart,askingandansweringthroughactionanddramawerefourformstotransmitShiji.TheywereallbetweeneleganceandHYPERLINK"http://www.iciba.com/?s=earthliness"earthliness,anddevelopedwithtimes.Throughperformance,Shijiapproachedpeople’slife,soit’sHYPERLINK"http://www.iciba.com/search?s=rational"\t"_blank"rationalspiritwasacceptedbypeople,andedifiedpeoplethrougheducationinamusement.Keywords:Shijiartsperformtransmissionandacceptance《史记》是司马迁用毕生精力撰写的一部杰作,既体现了作为杰出史官所具有的“史学”、“史才”、“史识”、“史德”参考文献:清·章学诚著,HYPERLINK"http://202.116.13.244/search*chx?/t%7bu6587%7d%7bu53F2%7d%7bu901A%7d%7bu8BAE%7d/tTR%7b214258%7dRG%7b21353d%7dSZ%7b215c28%7dVD%7b215943%7d/-3%2C0%2C0%2CE/frameset&FF=tTR%7b214258%7dRG%7b21353d%7dSZ%7b215c28%7dVD%7b215242%7dUF%7b214443%7dWX%7b21584c%7d&1%2C%2C2/indexsort=-"叶瑛校注.文史通议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9.(p219),又展示了他真切而深沉的社会人情之体悟。《史记》自诞生之日起就深受读者的欢迎,《史记》的传播方式也丰富多彩。既有统治阶级选择性地将其部分篇章作为礼物赏赐给臣下而进行刻写颁行汉·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98.如东汉光武帝在永平十二年命司空王景修汴渠,“乃赐景《山海经》、《河渠书》、《禹贡图》及钱帛衣物”。(p2465),也有因科举考试将其作为统一教材而由政府组织进行的大规模刊刻印刷宋·王应麟.玉海[M].文渊阁四库全书.如《玉海》卷四九引《两朝志》“国初承唐旧制,以《史记》、两《汉书》为三史,列于科举。有患传写多误,雍熙中,始诏三馆校定模印”。。更有广大下层文士艺人为了娱悦世俗、寓教于乐而以各种表演形式对《史记》进行的艺术加工与改造,如汉唐的歌舞、唐宋的说话、宋金的杂扮、元明清的戏剧等。各种传播形式都对《史记》进行了自出心裁的阐释,适应了不同层次受众的需要,为《史记》及其文化精神的传承作出了贡献。尤其是优伶艺人们的表演更是将《史记》传遍了华夏大地的每一个村庄角落,以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清扫了《史记》接受的盲点。艺传《史记》的四种主要形式艺人们表演《史记》的艺术形式主要有四种,按照出现的时间顺序依次是汉唐时期的歌舞表演、唐后期至宋的说唱艺术、宋金时期的杂扮问答和元明清时期的戏剧——杂剧与传奇。1、歌舞表演自《史记》产生以后,就有人将部分内容改编为歌舞在宫廷和民间流行。尽管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歌舞表演早已灰飞湮灭,但是从一些出土文物和文献记载中,我们还是可以窥见当时演出的盛况与表演者舞姿的风采。如出土于河南新密、现藏于新密市博物馆的《双人舞》画像砖是西汉晚期到东汉早期的作品,其中表演的便是当时很流行的“公莫舞”。画像砖中二人均为男性,束髻,着长袖深衣,束腰带。左边一人手中举剑飞舞,右边一人手中持巾遮挡。这种舞蹈就是根据《史记》记载的“鸿门宴”的故事改编创作:项庄舞剑,欲杀刘邦,项伯也持剑起舞,用衣袖翼蔽刘邦,并低声对项庄说“公莫”、“公莫”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