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医学院2006~2007学年第二学期.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85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基础医学院2006~2007学年第二学期.doc

基础医学院2006~2007学年第二学期.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基础医学院2006~2007学年第二学期2005级《医学免疫学》课程期终考试试题(A卷)专业班级姓名学号考试日期:2007.5.11答题时间:120分钟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阅卷人计分人复核人【】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36分)中枢免疫器官适应性免疫T细胞表位ADCCBCR-Igα、IgβAPCCD4+CD25+调节性T细胞T细胞的阴性选择激活诱导的细胞死亡(AICD)免疫豁免双抗体夹心法(ELISA)补体依赖的微量淋巴细胞毒试验(CDC)【】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请将选项填入括号内)独特型存在于:A.VH/VLB.VH/CLC.CH/VLD.CH/CL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A.在未分化B细胞中,BCR基因处于胚系状态B.在未分化B细胞中,V区和C区基因互相连接在一起,无转录活性C.V区基因由多个基因片段组成D.VH区基因由V、D、J三种片段组成,VL区基因由V、J片段组成T细胞表面的抑制性分子是:A.TCRB.CD28C.CTLA-4D.FcR参与Ⅳ型超敏反应的细胞主要是:A.B细胞B.T细胞C.NK细胞D.巨噬细胞由什么分子将内源性抗原从细胞浆转运至内质网:A.LMPB.TAPC.IiD.CLIP血清AFP的检测可作为下列哪项肿瘤的检测指标:A.肝癌B.结肠癌C.乳腺癌D.肺癌器官移植中,预存抗体引起:A.超急排斥反应B.急性排斥反应C.亚急性排斥反应D.慢性排斥反应下列哪些现象是Burnet克隆选择学说的基本观点:①机体内存在识别不同抗原的淋巴细胞克隆;②自身反应淋巴细胞克隆可被清除;③受抗原刺激后,能产生不同特异性抗体;④抗体分子存在于细胞表面。A.①+②B.①+②+③+④C.①+②+③D.②+③下列哪种抗原的免疫原性最强?A.葡萄糖B.蛋白质C.甘油三酯D.核酸双向琼脂扩散试验中,若在抗原孔和抗体孔之间出现两条沉淀线,说明存在几对相对应的抗原、抗体?A.1B.2C.3D.4【】三.填空题(每格0.5分,共14分)经典的HLAⅡ类分子包括、和三类分子,它们提呈抗原供T细胞识别。补体经典激活途径中C3转化酶是,MBL途径中C3转化酶是,旁路途径中C3转化酶是。细胞因子的共同特点包括、、和等。模式识别受体包括、和等受体。T细胞活化的信号转导最终激活、和三个核转录因子。AIDS的病因是感染了病毒,该病毒通过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受体分子、辅助受体和分子入侵细胞。肿瘤免疫逃逸机制包括、、和等。人工主动免疫时给机体输入物质,主要用于。【】四.问答题(共40分)有一免疫球蛋白,其重链为μ链。请回答下列问题(10分):这是何种类别免疫球蛋白?(2分)它可以以几种形式存在于体内(包括受抗原刺激后)?(2分)简述各种存在形式(分子)的功能。(6分)从一生长肿瘤的小鼠体内分离得到肿瘤细胞(高表达MHCⅠ类分子和肿瘤抗原)、Tc和NK细胞三种细胞,体外试验发现:肿瘤细胞遭到杀伤。请回答(8分):a.Tc和NK细胞谁能杀死肿瘤细胞?(2分)b.为什么?(2分)c.简述该细胞杀伤肿瘤细胞的效应机制(4分)将一蛋白质抗原免疫正常小鼠,半年后用同一抗原再次免疫该小鼠,5天后即检出特异性抗体,请回答(8分):a.此抗体主要为何类别?(1分)为什么?(2分)b.在上述免疫应答过程中,至少需要几类细胞参与?(2分)并简述各类细胞的作用。(3分)一游客在某海岛上吃了一当地特有的海产后,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医生诊断为食物过敏。请问这是何种类型超敏反应?(1分)并简述其发病机制。(5分)简述同种异基因(异体)移植排斥反应中的直接识别和间接识别。(4分)并提出预防或减轻移植排斥反应的可能的策略或方法。(4分)标准答案及评分标准(按试题顺序排列、可另附纸张):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36分)中枢免疫器官淋巴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1’,胸腺:T细胞成熟场所1’,骨髓:B细胞成熟场所1’适应性免疫由T、B细胞介导的特异性免疫应答1’,特点:获得性、特异性、记忆性、克隆扩增2’T细胞表位T细胞识别的表位1’,特点:需MHC提呈、线性短肽、8~12个氨基酸等2’ADCC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1’,表达Fc受体的杀伤细胞识别抗体(AgAb)的Fc段,通过释放介质直接杀伤被抗体结合的靶细胞2’BCR-Igα、IgβBCR为B细胞抗原受体1’,由H2L2组成,VH、VL为结合抗原部位,决定特异性1’Igα、Igβ含ITAM,传导BCR接受的抗原刺激信号1’APC抗原提呈细胞1’,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