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方程式.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94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离子方程式.doc

离子方程式.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离子方程式:1、定义: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使用环境:离子反应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才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2、意义:1)表示个别的某个反应:CH3COOH+NH3H2O=CH3COO-+NH4++H2O2)表示同一类型的所有的离子反应:Ag++Cl-=AgClH++OH-=H2O3、书写方法:写拆删查(书写离子方程式要遵循化学方程式中的量的关系)4、书写时应注意的问题:(可在写离子方程式中渗透)1)离子反应是在溶液中或熔融状态时进行时反应,凡非溶液中进行的反应一般不能写离子方程式,即没有自由移动离子参加的反应,不能写离子方程式。如NH4Cl固体和Ca(OH):固体混合加热,虽然也有离子和离子反应,但不能写成离子方程式,只能写化学方程式。即:2NH4Cl(固)+Ca(OH)2(固)=CaCl2+2H2O+2NH3↑2)单质、氧化物、气体在离子方程式中一律写化学式;弱酸(HF、H2S、HCl0、H2S03等)、弱碱(如NH3·H20)等难电离的物质必须写化学式;难溶于水的物质(如CaC03、BaS03、FeS、PbS、BaS04,Fe(OH)3等)和气体必须写化学式。如:CO2+2OH-=CO32-+H2OCaC03+2H+=CO2↑+H20+Ca2+3)多元弱酸的酸式盐的酸根离子在离子方程式中不能拆开写。HCO3-、HS-、HSO3-、H2PO4-、HPO42-等离子NaHS03溶液和稀硫酸反应:HSO3-+H+=SO2↑+H2O4)氨水作反应物写NH3·H2O,以气体形式作生成物时(如果加热或浓度很大)可写NH35)对于微溶物的处理有三种情况;①在生成物中有微溶物析出时,微溶物用化学式表示。如Na2S04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2Ag++SO42-=Ag2S04↓②当反应物里有微溶物处于溶液状态(稀溶液),应写成离子的形式。如C02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CO2+Ca2++2OH-=CaCO3↓+H2O③当反应物里有微溶物处于悬浊液或固态时,应写成化学式。如在石灰乳中加入Na2C03溶液:Ca(OH)2+CO32-=CaCO3↓+H2O。6)操作顺序或反应物相对量不同时离子方程式不同:少量烧碱滴人Ca(HC03)2溶液(Ca(HCO3)2过量),Ca2++HCO3-+OH-=CaCO3↓+H2O少量Ca(HC03)2溶液滴人烧碱溶液(此时NaOH过量),Ca2++2OH-+2HCO3-=CaCO3↓+CO32-+2H2O5、离子方程式正误的判断:1)看离子反应是否符合客观事实2)看符号(沉定、气体、可逆号)是否正确3)看表示各物质的化学式是否正确4)看电荷是否守恒、元素守恒5)看是否漏掉某个离子反应6)看是否符合题设条件及用量是否符合要求离子方程式1.(2011江苏高考6)下列表示对应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FeCl3溶液与Cu的反应:Cu+Fe3+=Cu2++Fe2+B.NO2与水的反应:3NO2+H2O=2NO3-+NO+2H+C.醋酸溶液与水垢中的CaCO3反应:CaCO3+2H+=Ca2++H2O+CO2↑D.向NaAlO2溶液中通入过量CO2:2AlO2-+CO2+3H2O=2Al(OH)3↓+CO32-2.(2011北京高考9)下列与处理方法对应的反应方程式不正确的是A.用NaS去除废水中的Hg2+:Hg2++S2-=HgS↓B.用催化法处理汽车尾气中的CO和NO:CO+NOC+NO2C.向污水中投放明矾,生成能凝聚悬浮物的胶体Al3++3H2OAl(OH)3(胶体)+3H+D.用高温催化氧化法去除烃类废气(CxHy):3.(2011新课标全国)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硫化亚铁溶于稀硝酸中:FeS+2H+=Fe2++H2SB.NH4HCO3溶于过量的NaOH溶液中:HCO3-+OH-=CO32-+H2OC.少量SO2通入苯酚钠溶液中:C6H5O-+SO2+H2O=C6H5OH+HSO3-D.大理石溶于醋酸中:CaCO3+2CH3COOH=Ca2++2CH3COO-+CO2+H2O4.(2011上海21)在复盐NH4Fe(SO4)2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可能发生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A.Fe2++SO42-+Ba2++2OH-=BaSO4↓+Fe(OH)2↓B.NH4++Fe3++2SO42-+2Ba2++4OH-=2BaSO4↓+Fe(OH)3↓+NH3·H2OC.2Fe3++3SO42-+3Ba2++6OH-=3BaSO4↓+2Fe(OH)3↓D.3NH4++Fe3++3SO42-+3Ba2++6OH-=3BaSO4↓+Fe(OH)3↓+3N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