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为止最全面的2010事业单位试题与最权威的答案.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37KB 金币:18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现在为止最全面的2010事业单位试题与最权威的答案.doc

现在为止最全面的2010事业单位试题与最权威的答案.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8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观念的东西不外乎的移入到人脑,并在人的头脑中加工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是(A)A、马克思的观点B、恩格斯的观点C、黑格尔的观点D、费尔巴哈的观点2、掌握火候,把握分寸的哲学依据是(A)A、质和量的统一B、肯定和否定的相互渗透C、矛盾统一性和斗争性的相互连接D、内容和形式的相互转换3、在人的自觉活动和社会发展规律的关系问题上,宿命论的错误在于(A)A、否认人的自觉活动,夸大社会规律的必然性B、否认社会规律的必然性,夸大人自觉活动C、否认人的自觉活动和社会规律的统一性D、承认社会规律的统一性4、大跃进时期“浮夸风”盛行,某些生产队甚至汇报说睡到亩产达到十几万斤。改革开放后,水稻专家通过反复试验提出了我国水稻能够实现亩产过吨的目标。2003年,我国栽培除了亩产900公斤的水稻,从而为进一步实现亩产吨级的目标奠定了基础。以上事实说明(D)A、提出水稻亩产十几万吨的人混淆了现实的可能性和抽象性的可能性之间的区别。B、水稻专家提出的目标是实践成果体现了可能性总是向现实性转化的关系C、亩产过吨的目标和实现水稻亩产几十万斤的提法都具有抽象的可能性D、亩产900公斤时朝着亩产过吨目标发展过程中有的内在根据的,合乎必然的存在5、揭示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的是(A)A、对立统一规律B、质量互变规律C、否定之否定规律D、逻辑思维规律6、人类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的飞跃,就是(B)A、不受客观规律的支配B、摆脱自然的奴役和社会的压迫C、完全按人的主观能动性活动D、实现了无束缚的自由7、实践高于理性的认识,是因为实践具有(C)性A、普遍B、绝对C、直接现实D、客观实在8、“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一观点是说(A)A、认识的目的在于指导实践B、认识世界没有必要C、实践无需认识指导D、实践是认识的本质9、‘画饼不能充饥’的哲学道理是:(A)A、观念的东西不能代替物质的东西B、精神与物质是对立的C、精神与物质具有相对独立性D、精神不能转化为物质10、‘我们今天生活着的世界与其说是自然世界,还不如说是人造或人为世界。在我们的周围几乎每样东西都刻有人技能的痕迹’这段话应理解为(B)A、人造的或人为的世界时唯一存在的世界B、人类世界的人的实践活动对象化的结果C、现实世界是人类精神的创造物D、人的主观能动性可以突破客观规律性11、下列短语中体现质量互变规律的是(C)A、有无相生,长短相形B、月晕而风,楚润而雨C、千里之行,始于足下12、(C)把科学的实践观第一次引入认识论A、毛泽东B、邓小平C、马克思D、恩格斯13、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就是要(D)A、不受任何框架的束缚,思想上达到绝对的自由B、不受任何约束,做到随心所欲C、抛弃原有的一切观念,重新评价一切D、突破落后的观点的束缚,实事求是14、“真理和谬误的对立,只有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意义”是(B)观点A、形而上学B、唯物辩证法C、诡辩论D、相对主义15雇佣劳动者在生产商品的劳动中新创造的全部价值是(D)A、剩余价值B、劳动力价值C、商品的全部价值D、劳动力价值和剩余价值16、有人说,伟大人物“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属于(C)A、重视伟大人物的思想意识作用的正确观点B、重视历史必然性作用的历史唯心主义观点C、片面夸大个人历史作用的历史唯心主义观点D、否认偶然性在历史发展中作用的机械论观点17、“感亦需待有物,有物则有感,无物则无感”属于(A)A、唯物主义反映论B、唯心主义先验论C、不可知主义怀疑论D、辨证唯物主义认识论18、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C)A、思维和存在关系B、意识和物质的关系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D、实践和认识的的关系19、生产关系所体现的是生产过程中(D、)A、人与自然界的关系B、人与人的政治关系C、人与人的思想关系D、人与人的经济关系20、马克思在劳动价值理论上的贡献在于(B)A、创立了劳动价值论B、提出了劳动二重性原理C、扩展了创造价值的劳动的内容和范围D、提出了生产要素参与价值分配的问题21、“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这是符合矛盾(B)的观点A、普遍性B、特殊性C、斗争性D、同一性22、先进的社会意识之所以对社会存在能起促进作用是因为(A)A、它符合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B、它具有相对独立性C、意思形态诸形式之间的相互协调D、它不完全受具体的社会存在和社会实践的制约23、社会上层建筑由两部分构成,分别是:(C)A、政治思想和法律思想B、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C、政治上层建筑和观念上层建筑D、政治设施和法律设施24、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状况的规律的涵义在于(D)A、它揭示了社会发展的一般过程B、他揭示了社会形态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C、他揭示了人类社会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的过程D、它揭示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联系25、新文化运动兴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