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第二节“数轴”教学设计与反思基本信息课题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第二节“数轴”。作者及工作单位教材分析1.本节课主要是在学生学习了有理数概念的基础上,从标有刻度的温度计表示温度高低这一事例出发,引出数轴的画法和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数的方法,以及在数轴上比较有理数的大小,初步向学生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2.数轴不仅是学生学习绝对值等有理数知识的重要工具,还是以后学好不等式的解法、函数图象及其性质等内容的必要基础知识。学情分析由于七年级许多学生需要依赖直观具体形象的图形,和对知识容易造成遗忘,也为使课堂生动、有趣、高效,特将整节课以观察、比较、交流、归纳贯穿于整个教学环节之中,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和师生互动式教学模式,注意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并教给学生“多观察、动脑想、大胆猜、勤钻研”的研讨式学习方法。教学中积极利用板书和练习中的图形,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思想。教学目标1.通过与温度计的类比认识数轴,会画数轴,会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2.了解相反数的概念,能利用数轴比较有理数的大小。3.向学生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让学生知道数学来源于实践,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正确理解数轴的概念、在数轴上表示数和比较有理数的大小教学难点:建立有理数与数轴上的点的对应关系(数与形的结合)与比较有理数的大小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行为设计意图(一)、温故知新,激发情趣:(二)、得出定义:(三)、手脑并用,深入理解:(四)、初步运用:(五)、反馈练习:(六)、归纳小结,强化思想:(七)、布置作业:让学生观察一组温度计,并提问:(1)零上5°C用5表示。、(2)零下15°C用-15表示。(3)0°C用0表示。然后让大家想一想:能否与温度计类似,在一条直线上画上刻度,标出读数,用直线上的点表示正数、负数和0呢?教师设问:到底什么是数轴?如何画数轴呢?通过具体的数在数轴上表示,从而得到结论: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1、安排课本上的例1、例2,2、安排课本上的想一想:让大家思考一下,2与-2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它们在数轴上的位置有什么关系?1.5与-1.5呢3、安排课本上的议一议:4、安排课本上的例3,比较下列每组数的大小:(1)-2和+6;(2)0和-1.8;(3)-3/2和-4。为巩固本节的教学重点让学生独立完成,课本随堂练习1、2。学生在练习时教师巡视并予以个别指导,关注学生的个体发展,完成后教师给出评价,如“很好”“很规范”等语言来激励学生。学生的答案是肯定的。学生不能清楚的给出数轴的定义。画数轴时,教师板书这三个步骤,给学生以示范。通过讨论由师生共同得到数轴的定义: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多数学生会在数轴上表示一些简单的数利用黑板上的例题图形学生学会实际操作,学生基本掌握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数的方法,学生积极观察、比较、交流找到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学生基本会比较两数的大小,但少数学生对两个负数的比较不是很理解。多数学生会利用本节课的内容去比较数的大小。学生独力完成根据学生的特点,为了巩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提问:你会画数轴吗?你知道什么是相反数吗?这节课你学会了用什么来表示有理数?会比较两个有理数的大小吗?轻松愉快的引出课题:数轴。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实践,同时对新知识的学习有了期待,为顺利完成教学任务作了思想上的准备。将一个具体的事物“温度计”经过抽象而概括为一个数学概念“数轴”,使学生初步体验到一个从实践到理论的认识过程。得出结论: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加深对数轴和数形结合思想的理解,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得出相反数的定义。如果两个数只有符号不同,称其中一个数为另一个数的相反数,也称这两个数互为相反数。得出结论:数轴上两个点表示的数,右边的总比左边的大;正数大于0,负数小于0,正数大于负数。巩固本节课的内容板书设计(需要一直留在黑板上主板书)将数轴的定义、画数轴的三个步骤清晰规范的板书在黑板的左侧,相反数的定义和数轴上点的大小的性质板书在黑板的右侧,中间显著位置作为主板书,板书时要注意姿势,应左侧朝学生,右侧朝黑板,目光要既能看到黑板,又能随时观察到学生表情,当然也不会遮挡学生的视线。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评价采用分数制(一般记5,4,3,2,1五个分数)。在评价时,采用如下两种方法:(1)小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