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雨》六年级上册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努力****星驰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2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山雨》六年级上册教学设计.docx

《山雨》六年级上册教学设计.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山雨》六年级上册教学设计人教版《山雨》六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教材简介《山雨》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抒情散文,语言清新明快,简约优美,一如山雨那样富有诗意。作者以独特的感受、神奇的想象和联想、清新的笔调向读者展示了一幅有声有色的山林雨景图,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山雨、对大自然那分浓浓的喜爱之情。课文是按雨来、雨中、雨后的顺序写的。语言生动形象,作者善于通过视觉和听觉所及,发挥合理而新奇的想象和联想,并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描绘出山雨的特点。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情感朗读散文。2、学习作者是怎样细致观察、用心倾听山雨的。3、通过反复读,体会山雨的韵味和作者对山雨、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学生:预习课文。课时安排:一课时一、倾听山雨1、倾听《山雨》,学生那颗躁动的心会在山雨声中得到无声润色,在山雨声中得到平静。2、请问你们的心行走于美妙的音符间,都听到了什么?(相机板书大大的“心”)二、初读山雨1、请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难读难懂的句子画下来,反复读。2、指名读句子,采用多种方式点评,特别是难句、长句,老师要有读的基本指导,读的基本练习。如:像一曲无字的歌谣,神奇地从四面八方飘然而起,逐渐清晰起来,响亮起来,由远而近,由远而近……两个“由远而近”的读法。山雨是越来越近了,声音当然是越来越大了,那么两个“由远而近”的读的声音是越来越大,语速是越来越急。3、散文主要写了哪三个内容。(学法提示:先按内容分好段落,再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三、品味山雨1、倾听优雅的小曲——雨声。(1)自由读雨声。(课件出示)雨声里,山中的每一块岩石,每一片树叶、每一丛绿草,都变成了奇妙无比的琴键。飘飘洒洒的雨丝是无数轻捷柔软的手指,弹奏出一首又一首优雅的小曲,每一个音符都带着幻想的色彩。(2)体会作者描写山雨的精妙语言。请每人找一处,说说“精妙”在地方?恰切生动的比喻。这段话里一口气用了二个形象生动的比喻句:把“岩石”“树叶”“绿草”比作“琴键”,把“雨丝”比作“手指”,无数的轻捷柔软的“手指”弹奏奇妙无比的“琴键”,弹奏出的每一个音符都带着幻想的色彩,那音符组成的一首首小曲当然是优雅的了。精妙二:描写很有想象力。(允许学生课堂有不同的声音。)(3)指名读,老师点评。(4)写出带有幻想色彩的音符,感受优雅。无数的轻捷柔软的“手指”,弹奏岩石、树叶、绿草会是什么样的小曲呢?想一想,写一写。飘飘洒洒的雨丝弹奏岩石,发出的____________声音,那声音如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飘飘洒洒的雨丝弹奏树叶,发出____________的声音,那声音如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飘飘洒洒的雨丝弹奏绿草,发出____________的声音,那声音如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交替采用多种方式读。(4)闭上眼睛读,踏着山雨的节拍走进诗一般的梦境。2、欣赏流动的绿——林色。(1)指名读林色部分。(出示雨中山林的图片)(2)老师有疑问,谁能帮老师解决?(请学生自愿举手。)山林是色彩分明,绿是主色调,这绿怎么会给人流动之感呢?这绿色流进眼睛还可以理解,怎么还能流进心胸呢?所有的色彩都融化在水淋淋的嫩绿之中,水是流动的,所以绿色好像在流动。因为这“绿”作者是用“心”看的,用心感受的,因此“绿”流进了心胸。(3)再读。3、品味幽静。(1)(课件出示山静)不知什么时候,雨,悄悄地停了。风,也屏住了呼吸,山中一下子变得非常幽静。远处,一只不知名的鸟儿开始啼啭起来,仿佛在倾吐着浴后的欢悦。近处,凝聚在树叶山上的雨珠还往下滴着,滴落在路旁的小水洼中,发出异常清脆的音响---丁——冬——丁——冬……仿佛是一场山雨的余韵。(2)请学生说出自己的疑问?明明是说山中一下子变得非常幽静,可是为何还写鸟儿的啼啭,雨珠的丁冬声?(3)其它声音全部停下,甚至喘气声也要无声,再读山静。四、课堂小结其实,当我们走进大自然的时候,只要你用心听、用心观、用心品,你也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美”。最后送给同学们一句烂熟于胸的名言--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